《星星变奏曲》课件1

《星星变奏曲》课件1

ID:45461114

大小:2.50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1-13

《星星变奏曲》课件1_第1页
《星星变奏曲》课件1_第2页
《星星变奏曲》课件1_第3页
《星星变奏曲》课件1_第4页
《星星变奏曲》课件1_第5页
资源描述:

《《星星变奏曲》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星星变奏曲作者介绍: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升华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是指以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海子、于坚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1979年《诗刊》发表了

2、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形式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朦胧诗—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其表现形式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所以被称作“

3、朦胧诗”。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写作背景:本诗写于1980年,也是诗人首度发表的诗作。诗人经历了噩梦一般的“文革”十年,目睹了专制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毁灭。因此诗人对“文革”的黑暗进行了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墨的年代,诗人不能自已,倾诉着他质朴的期盼。于是他写下了此诗,寄托自己美好的梦想,也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和迷惘。这是诗人思考历史、人和现实的表现。诵读诗歌标示节奏、重音,体会语气、语调。赏析角度意象、意境、情感、写法、语言思考:请你找出诗句中出现的一些意象,体会这些

4、意象的意境意象: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意境:甜蜜、温馨、自由、芬芳的光明世界。对美好理想热烈向往把握意象读懂诗歌第一小节意境:凄苦、寒冷、孤寂、压抑的黑暗现实。第二小节:意象:夜、冰雪、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对冷酷现实强烈否定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

5、诗人在现实中执着追求的理想。为了希望,他愿意燃烧自己,引领他人寻找光明。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表达上有什么异同点?(诗歌中是否有相似或反复的诗句?找出来,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第一节:诗人向往的光明世界。谁还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第二节:对现实的否定。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谁不喜欢(否定)(肯定)(否定)(肯定)都表达了现实中挣扎而向往光明、温暖和自由的愿望。所不同的是第一节正面表达这种企盼,第二节是从反面表达这种希望。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

6、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一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1、由“如果”引领这一假设句,构成对黑暗现实强有力的否定2、由“谁不愿意”开头的第一次反问,诗人借助“诗”和“蜜蜂”这两种象征光明的美好意象,构成一个富有诗意的理想世界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第二次反问,构成一个夏夜般柔美的理想世界第三次反问,构成一个春天般温馨迷人的理想世界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

7、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反面表达,构成对现实的否定,并由正面表达对反面表达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第三次反问,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第一、二次反问(八行),写出现实的寒冷和苦难3、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曲”?变奏曲,音乐术语,即“变奏”。这首诗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

8、”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都相同或相近,也具有相同的韵律.但诗歌在意象的塑造,情感的抒发上,形成强烈的对照,所以叫“星星变奏曲”。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