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教案 语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教案 语文版

ID:45462431

大小:252.50 KB

页数:71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教案 语文版_第1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教案 语文版_第2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教案 语文版_第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教案 语文版_第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教案 语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教案 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教案语文版一、课程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2.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3.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二、教学策略:图片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三、重点难点: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之中的游记写作方法。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2.把握本篇游记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教学活动一、导入1.师:长江从源头至人海口,全长6,300余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三峡更是其中的盛景。三峡西起……(用幻灯片展示教师

2、设计的“长江三峡简图”,指出各个旅游景点的方位)2.组织课堂发言。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请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三峡,然后我们再来阅读《巴东三峡》,看看与大家所描述的有何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讲述自己心目中的三峡。注意尽量进行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述,如讲一些关于三峡的民间故事等。通过课堂讲述,建立对三峡的感性认识。二、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划分段落,总结各部分大意。2.抽学生发言。3、小结。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述三峡景观。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

3、和瞿塘峡的景色。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4.总结出作者的游踪顺序。(见板书设计1)三、字词积累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检查学生对疑难字词(见板书设计2)的掌握情况。板书设计1.作者的游踪顺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中有黄陵庙]、崆岭峡[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香溪)——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夔府的江岸2.疑难字词浣妆滟濒堆凝望玲珑险峻悬崖绝壁古褐苍苍【课后体会】:本文游记单元第一课,最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把握游记特点,不宜

4、提更高要求。要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作者行文之妙。作者是学者型作家,所以,本文最大特点就在其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而不要仅仅停留在文章大意的把握上。巴东三峡2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7日一、课程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2.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二、教学策略:图片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三、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2.把握本篇游记

5、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教学活动一、分析描写巫峡所用修辞手法及作用1.师:作者在描写巫峡时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请在文中找出相关例句。学生阅读7、8自然段,划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2,抽学生朗读他所划的句子,并指明其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3.指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二、比较阅读,讨论作者的写作特点1.引导学生将这两个段落与描写西陵峡和瞿塘峡的段落作比较,体会作者根据景物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提出意见,互相商讨,也可一人提问,大家讨论,解决问题。2.师总结:本文介绍三峡景物能抓住特色,详略安排得

6、当,根据景物的特点来调整描写手法,如西陵峡山势的高低,水势的急缓各不相同,作者介绍得简明扼要而又刻画精准;记叙巫峡,则侧重描写其山水的奇险和美丽,同时涉及了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记叙瞿塘峡,则侧重介绍了两岸的人文景观,既避免了重复,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三、分析文中诗句、谚语和典故的作用,1.师:作者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诗句、谚语和典故,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相关例句。学生阅读课文,划出文中的诗句、谚语和典故,思考其作用。2.抽学生朗读其所划例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古乐府诗)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谚语)群山万壑赴

7、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3.抽学生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小结: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文化内涵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师: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请大家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分析它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理。2.抽学生朗读所划语句,进行小结。(见板书设计2)3.师:作者在写三峡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关注两岸的人文景观,他到底讲到了哪些人文景观呢?4.师:这些人文景观大大增强了三峡之美的丰富性。(教师应了解本文所涉及的文史知识,在讲述以上所提的人文景观时

8、,补充相关背景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巴东三峡3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8日一、课程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2.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