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

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

ID:45481018

大小:11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_第1页
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_第2页
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_第3页
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_第4页
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III)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原来被人遗忘、被国际品牌打压的“国货”又悄然走红于网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有很多明星在网上晒各家的经典“国货”,“国货”的销售额也随之大幅上升。这些国货“走红”的主要原因有①消费者的从众心理②媒体对推动“国货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③消费者的求异心理④老国货承载着国民的文化和消费记忆A.①③B.①④C.②

2、③D.②④【答案】B【解析】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所以国货“走红”的原因有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也因为老国货承载着国民的文化和消费记忆,①④项符合题意;媒体对推动“国货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②项观点错误;有些人消费时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老国货走红是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不是求异心理,③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2.如下图漫画中的这种做法①是对需求法则的自觉运用 ②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说明市场失灵会损害

3、消费者利益 ④说明价值决定价格只适用于有形的商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利用价格的变动来调节车流量,是对需求法则的自觉运用,有利于提高道路这种资源的利用率,选①②。这种做法缓解拥堵,对消费者有利,排除③。④本身错误,而且这种做法也不违背价值决定价格的道理。正确选项为A。【点睛】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有何影响?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既定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变

4、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3.南美国家委内瑞拉的货币已经贬值到小偷都不屑去偷的地步了。统计显示,现任总统上台的四年里通货膨胀率达到720.5%,为全球最高,而明年这一数字可能将超过2068%,货币的大幅贬值让委内瑞拉居民的储蓄灰飞烟灭。关于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②此时应该大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应对危机③会导致商

5、品价格大幅上升,居民生活水平下降④只要货币量的发行超过了实际需要的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①项符合题意;通货膨胀会使得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社会经济秩序混乱,③项符合题意;应对通货膨胀应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故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率,②项观点错误;货币供应量过多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而且货币量的发行大幅超过实际需要的量才会引起通货膨胀,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4.近

6、日知名连锁线下经销商迪信通,发布了xx线上线下全渠道手机销量前十名,华为夺得了冠军,华为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质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同时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青睐,也推动着它的不断升级。这说明:()①消费是实现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桥梁和纽带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新的消费需求对产品的升级换代起着导向作用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并为消费创造动力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属于组合式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解答。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

7、知识的能力。解决该题需抓住题干中心意思。华为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质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同时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青睐,也推动着它的不断升级。这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新的消费需求对产品的升级换代起着导向作用,故③④符合题意;交换和分配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故①错误;题干材料不涉及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故排除②。故选D。【点睛】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第一: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第二:消费对生产有重大的反作用。消费

8、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正因为消费具有这样重大的作用,人们不能人为地抑制消费,不能使消费滞后,而应当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提高消费水平,使消费和生产协调发展。5.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