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D:45492680

大小:17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13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政治第二次月考卷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审题人: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离别。离别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品质。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④现代多元

2、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首届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于2018年4月22日至26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博览会以“低碳科技,点亮未来”为主题,成为低碳技术装备展示交易平台,促进低碳技术产业化。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C.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D.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13-3.2018年9月28日,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表示,不会允许持台独立场和具有台独言行的台湾艺人参与的影片在大陆上映。台湾电影《强尼凯克》在大陆的上映问题已经被搁置。由此可见()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②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

3、活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2018年上半年在全国热播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取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该片彰显了国家硬实力,同时,用影像定格了奋斗者的瞬间,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让观众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其原因是()①优秀文化能够激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成就感和自豪感②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增强文化自信③优秀文化是人类进行实践活动的基础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良

4、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世界认可本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进而增强本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当代各国重视推广国家形象主要是基于()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程度不断加深③国家形象决定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④国家形象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和核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2018年6月2-13-日《焦点访谈》“垃圾分类、减量变宝”,讲述了浙江金华如何成功进行垃圾分类的事例。当地的做法是通过宣传示范、党员带动、评比考核、奖励优秀,以表扬的方式激励落后,把垃圾分类的理念传递给群众,使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自觉的习惯。这说明()①文化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

5、有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强制的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着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借助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这首孤寂了三百年的小诗——《苔》,一经由曾经的支教老师和

6、大山里的孩子传唱出来,就骤然走进了亿万国民的心里,成为狗年第一励志歌曲。这表明()①借助现代传媒可以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②创新解读传统文化内涵能够激发其新活力③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④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于鲜明的民族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国家形象文化符号之一。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面对中医药文化式微、中医药学科被边缘化,专家建议应从校园教育着手,推进中医药文化科普,推进中医药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这一建议的依据在于()①教育是推动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②教育决定着传统文化的性质和方向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

7、文化的能动性活动-13-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妨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11.天津市有非常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