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培训教案

《合欢树》培训教案

ID:45497648

大小:2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3

《合欢树》培训教案_第1页
《合欢树》培训教案_第2页
《合欢树》培训教案_第3页
《合欢树》培训教案_第4页
《合欢树》培训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欢树》培训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合欢树》教案教学目标:1.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引导学生对作品朴实的文风、精美的构思,以及巧妙的象征手法等进行有选择的主体性研读和品味。 教学重点: 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以朗读带动理解;师生共同研究、探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

2、人类心灵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合欢树在史铁生的心中挥不去、抹不掉,永远烙在他的心中。 二、散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导语”,明确:这是一篇怀念母亲,颂扬母爱的文章。 2.散读课文,初步感受:史铁生传递给我们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母爱? 三、品味母亲的形象美。 1、推荐一名学生朗读直接描写母亲的段落(1-3节)。 2、圈点,思考交流要点。 引导学生寻找一些让人动情的细节一读二品三析:通过母亲的神态、行为、语言来理解那种竭尽全力给儿子治病、激励鼓舞儿子生活的勇气和自信的深沉的母爱。 (1)给“我”治病:▲“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

3、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动作描写)   ▲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2)为“我”借书:“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3)推“我”去看电影:“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 (4)鼓励“我”好好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 3、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母爱

4、? 结合第一学期学过的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中对母爱的阐述“母爱是无条件的”,引出思考,本文这个“无条件”具体的内涵是什么? 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的爱。 4、在我们的记忆中,有哪些颂扬母亲的故事和诗文?  学生交流。故事:孟母三迁、欧母教读、岳母刺字…… 名人名言:母爱在女人心中是一件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法国•巴尔扎克 世界上其他一切都是假的空的,惟有母爱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普列姆昌德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意大利•但丁  

5、  …… 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她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她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让我们深情地道一声“母亲,您好!”“妈妈,我爱您!” 四、赏析文章的构思美。 思考: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为题,而用《合欢树》为题? 1.引导学生找出关于“合欢树”的笔墨。(读一读,划一划,议一议) 共有四处:(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

6、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2.深入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相机点拨。 (1)母亲为什么要栽这棵合欢树呢? (2)大家看看合欢树的成长经历和作者的成长经历,比较一下是否有相似之处。如果有,有哪些相似之处。 (3)为什么我后来到院子里想去看而又不去看那棵合欢树? (4)如何理解“悲伤也成享受”这句话的含义?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注意从课文中找依据) 要点:(1)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

7、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2)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作者的绵绵情思,将与之永远“合欢”与共存。 (3)合欢树融入了作者对母亲无以回报的愧疚之情。母亲为他付出太多太多,牺牲了一个正常女人所追求的事业、生活和爱情。如果自己不残疾的话,母亲的生活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4)母亲的去世让人悲伤,合欢树里有作者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感伤,传递出人事代的无奈之感。但深挚的母爱却始终温暖鼓舞着作者,感伤过后对生活充满更坚定的信念。 四、归纳写法并结课。 我们来回忆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什

8、么内容,主题是什么,用了什么手法?由此概括这一类散文的写法。 以物来命名的散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物融入了一段故事,而且是一段感人的故事。 2、融入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在里面,是内心情感的物化。  3、作为一种象征,借物来表现高尚的品格。如冰心的《小桔灯》,茅盾的《白杨礼赞》。 六、布置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