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 人民版必修2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 人民版必修2

ID:45511058

大小:74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4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程标准学法指导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1.列表梳理报刊、广播影视和网络的发展历程。2.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归纳报刊、广播影视和网络发展的原因及特点。知识点一 大众报业的发展1.原因(1)内因:19世纪,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2)外因:西方人办报热潮的推动。2.外国人办报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办报热潮。3.国人办报(1)开始: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2)高潮:维新运动期间,影响较大的有《

2、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3)发展: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并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预习评价】1.(判断)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纸是《昭文新报》。(√)2.(思考)“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聋发聩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反映了报纸具有怎样的社会功能?试答:具有社会评论、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功能。知识点二 广播影视的普及1.广播事业(1)产业:20世纪20年代初。(2)外国人开办:1923年,英美报商在上海创办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3)国人自办:①1926年,中国人自办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②1927年,上海出现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

3、电台。③1928年,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④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2.电影事业(1)趋势: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2)产生: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3)发展: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发展迅速。(4)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事业进入一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后,我国共有近五百部影片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获奖。3.电视事业(1)起步: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2)发展:①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

4、台。②到197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③目前已建成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预习评价】1.(判断)中国近代最早的广播事业产生于上海。(×)2.(判断)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是《定军山》。(√)知识点三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1.历程(1)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截至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应用(1)政治生活: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2)经济生活: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网上购物成为其兴起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商品交

5、易形式。(3)其他: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博客、论坛、电子报刊等,都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3.评价(1)性质:是一种互动媒体、信息渠道和生活平台。(2)积极:①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②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3)消极:存在着信任度与安全感较低、网络沉迷情况等负面影响。【预习评价】1.(判断)互联网集报刊和影视媒介的优势于一体,能更主动、更便捷和更及时地获取与传递信息。(√)2.(判断)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图示巧记】“近代报刊业”的特点和作用【历史概念】《中外纪闻》: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重要舆论机

6、关,其前身是《万国公报》,由梁启超,任大燮任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报刊的萌芽。该报的出版使广大官员和知识分子“渐知新法之益”,为改良派政治团体的建立和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力条件。1896年元月20日停刊。是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实质性标志。【易错防范】国人办报形成高潮的起始目的并非是满足普通民众需要,而是政治运动需要的结果。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为宣传其变法、革命思想,开启民智,纷纷创办报刊来传播民主思想,以达到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推动了报刊创办高潮的到来。后来为适应市民文化需要,报刊增加了趣味性的相关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图示巧记】大众传媒的变迁【易错防范

7、】有关大众传媒认识的几个误区(1)广播影视是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而互联网是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起来的。(2)四大媒体分别指的是报刊、影视、广播、互联网。(3)《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点石斋画报》开中国新闻画报之先河。(4)《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5)报刊、影视、互联网带来的不同影响: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是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