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ID:45549579

大小:4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4

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1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初探1.1信息技术在我国教学中的发展过程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上海的小学作为校外活动启动了计算机教育。1982年9月,国家教育部决定,在北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师大附中、复旦附中、华东师大附中进行计算机选修课教学试点,开创了校内计算机教育的历史,这年是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起点。1986年,在福建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我国中学计发展计算机教育的指导方针,通过了《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试行)》,据此,还编写出版了全国通用教

2、材。1991年10月,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94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领导,由何克抗、李克东教授带头,组织了“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试验课题。1997年,何克抗教授发表的《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建构主义的由来和发展,从此奠定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新的发展方向的理论基础。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人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1999年1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

3、师范大学组织召开数十所学校参加的“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开题会,“课程整合”项开始走向有组织的研究阶段。此后,我国计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真正走向了繁荣发展的阶段。其意义,不仅是名词的变化,而且是信息技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它标志着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方向。1.2信息技术在教学运用中的发展现状1.2.1国外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国外提出信息技术辅助课程教学较早的是美国。美国著名的“2061计划”则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相结合的思想。但是1997年4月才开始提供第一批教材和资源。加拿大在这一领域也不甘落后,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对信息技

4、术与课程结合的实验不断增加,并取得良好效果。日本也于1998年7月,由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的“关于改善教育课程基准的基本方向”的咨询报告中,就提出了要求:首先是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各个学科中都要积极利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进行教学。英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也紧随美国之后。1.2.2国内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

5、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在各地如火如茶地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并且不断搜索出新的实验研究成果。据了解,全国性的信息技术教育试验区、试验校,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验研究课题几乎全是关于“课程整合”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项目”和“资源库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应用”是二个国家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项目。2003年12月,在江苏无锡召开“全国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教学整合”第一届研讨会。2001年12月,教育部全国中

6、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和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联合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重点项目—“资源库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应用”。并于2004年1月在海南的三亚召开了研讨大会。其中也有一些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目前,课程整合的提法已基本取代了原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和发展重点。1.3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依据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

7、目前有关于学习理论研究中的三大流派里,建构主义学习论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指导和最主要的依据。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瑞士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Piaget)的“认识结构论”为基础,经过科恩伯格(O.Ke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和卡茨(D.Kaiz)等人的进一步研究,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完善和深化。建构主义认为:(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构建出来的。(2)知识不是通过

8、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社会文化背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构建的。(3)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