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实验与探究(三)物理探究

专题十三实验与探究(三)物理探究

ID:45572044

大小:267.3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4

专题十三实验与探究(三)物理探究_第1页
专题十三实验与探究(三)物理探究_第2页
专题十三实验与探究(三)物理探究_第3页
专题十三实验与探究(三)物理探究_第4页
专题十三实验与探究(三)物理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十三实验与探究(三)物理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十三―实验与探究(三)物理探究—01限时集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1.[2013-扬州]现冇量杯、小酒杯(能浮在量杯中的水面上)、水和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通过实验测石块:①体积,②在水屮受到的浮力,③质量,④在水屮受到的压强。能完成的是(C)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这些器材不能定量测量石块在水中受到压强的大小。2.[201牛预测]在科学探究屮,常把直接测量有困难的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来研究,这种方法称之为转换法。例如在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时,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直接测量,可以通过测

2、量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的多少。下述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是(A)A.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索吋,动能大小的比较方法B.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吋,推理出物体不受阻力吋的运动状态C.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灯泡及改变电源电压,多次实验D.在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保持接触而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解析】动能大小不便于比较,常转换为物体运动距离的远近不同比较。3.[2012-苏州]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

3、果,只灌了儿杯水,桶竟裂开了。该实验现象说明了决定水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B)A.水的密度B.水的深度C.水的体积D.水的重力【解析】液体的压强由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决定。4.[2012-河南]如图Z13-1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杲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A)1111111111Q4图Z13-1A.左端下降B.右端下降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1.[2012-哈尔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Z13-2所示的双向开关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标有“3V3W”字样,灯L2标有“9V

4、4.5W”字样。当开关拨至2位置且滑片滑到A端吋,灯L2恰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C)L.厂———IC—□ARPB图Z13-2A.电源电压为12VB.L2正常发光吋,电路屮的电流为2AC・要使L]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6QD.当灯L】、L2分别正常发光时,两次电路的总功率Z比为2:32.科学研究需耍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耍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屮,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气体进入到空气屮;②在液体

5、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是由扩散实验事实得出的推论。[2013-福州]小华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束通过不均匀的蜂蜜水,会看到光线不直的现象,这是曲于发生了(C)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A.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解析】光通过不均匀介

6、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不沿直线传播。8.8.[2013-漳州]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止确的是(D)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C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解析】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2013-绵阳]在探究一个用电器中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时,李芳连接好的电路如图Z13-3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化。李芳连接的电路有不妥之处,改正的方法是(D)图

7、Z13-3A.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A.将导线厶的b端移至接线柱BC・将导线厶的b端移至接线柱DD.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0.小明同学利用A、3两物体、硅码、泡沫塑料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Z13-4所示。甲内T图Z13-4图Z13-5(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泡沫的形变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一当受力面积大小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小华同学实验吋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人小不同的两块,

8、如图Z13-5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屮存在的问题是一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一。【解析】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泡沫发生形变,所以可通过比较泡沫形变程度的不同,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甲、乙实验的变量是压力大小,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