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建構品保知識管理系統之探討

傳統產業建構品保知識管理系統之探討

ID:45575632

大小:308.7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15

傳統產業建構品保知識管理系統之探討_第1页
傳統產業建構品保知識管理系統之探討_第2页
傳統產業建構品保知識管理系統之探討_第3页
傳統產業建構品保知識管理系統之探討_第4页
傳統產業建構品保知識管理系統之探討_第5页
资源描述:

《傳統產業建構品保知識管理系統之探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傳統產業建構品保知識管理系統之探討以_台灣中小企業爲例鄭榮郎正修技術學院工管系副教授S、刖言由於傳統產業的外移,整體產業結構過度依重資訊電子業的發展'反而忽略傳統產業的真正需求。因此當大家都在強調知識管理與資訊科技的重要性時,傳統產業受限於經營技術的落差以及產業如何冉創新的困境'就應該回過頭來,埋首企業內部徹底改造進行經營管理結構的變動,並建構自身知識管理的核心系統'才能在二十一世紀成爲具有高度競爭力的企業。現今的社會中,當企業公司開始意識到知識是i個無形資源後,便開始努力去思考本身的『知識結構』(knowledgestructure)爲何,以

2、及如何在此一知識基礎上'將公司建構爲一個「學習型組織」(learningorganization)。但是大部分的傳統產業主仍舊不是很了解知識的本質爲何'但他們幾乎是普遍性的接受一個模糊的槪念:「知識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或希望自己的公?因爲知識管理涵蓋範圍很廣,包括企業管理、資訊管理以及新的管理趨勢等'而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對於知識管理仍處於摸索階段,甚至有些企業誤認爲高階主管系統、專家系統、資料倉儲(DataWarehouse)、群組軟體等即可視爲是知識管理系統的雛型架構二^一世紀是屬於知識管理(KM,knowledge

3、management)的時代,是一個以知識建構優勢、智者牛存的世紀。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1996)在其年度的知識經濟報告指出,知識已成爲生產力提升與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更是維持企業競爭力的競爭利器。如何將傳統產業無形的、難以量化的內隱知識(Tacit)加以「管理」,轉化爲外顯的知識?企業組織的知識如何取得、溝通、應用、接受與同化進行移轉?如何進行傳統產業的知識管理,並進而在同業間建立無可模仿的競爭優勢?乃是傳統推動知識管理的重要課題,本文以某傳統產業如何進行品保知識管理的推動流程,作爲傳統產業推動知識管理的經營參考。貳、個案推動知識管

4、理探討1、企業沿革新倡發工業股份有限公司(SHY),設立日期於民阈71年4月,企業之發展沿革如表一。員工人數近140名,位於扌

5、【件生產重鎮高雄縣岡山地區,SHY爲一生產各種螺絲、螺帽之專業外銷工廠,每月出口量約3,200公噸,爲商檢局評定品管甲等工廠,中央標準局評定正字標記工廠'民國85年通過ISO-9002認證及87年美國實驗室認證(FQA),因應外銷的需求,企業經營理念是絕不妥協的品質(Donotcompromisequality)。組織結構採取功能別方式'由圖一可以得知組織結構共有業務部、管理部、財務部與生產部四個部門以及直屬總經理的品

6、保課,其中生產部與品保課爲直接部門,總經理室屬於幕僚單位'比較特殊的是電腦室屬於總經理室管轄範圍,並由特別助理負責業務督導,亦是SHY負責推動知識管理軟體規劃單位。表一、公司沿革年份沿革事項71年公司改組,董事長洪郭文芳'總經理胡喬治'資本額參仟萬兀。72年擴充營運增資至捌仟陸佰萬元,倂購入10台螺帽成型機。76年取得經濟部商品檢驗局品管分等甲等工廠。78年增資至壹億參仟萬兀,從比利時引進阈內第一部熱鍛成型機'攻牙機及螺絲成型機數台。79年增資至壹億七仟伍佰禺兀'再從瑞士進口第一部熱鍛成型機,英國加熱器及史新電腦主機擴大容量。取得經濟部中央標準

7、局精製六角螺絲及六角螺帽正字標記。80年向三永公司購入笫二台連續式熱處理爐,取得MCS機械零組件標準合格證書。81年12月董事長退休由總經理接任董事長,向同光公司購入1英吋螺帽成型機。83年12月洪敏嫣接任總經理。85年4月取得ISO・9000認證。87年4月取得A2LA實驗室認證。5月取得FQA螺絲法案實驗事之登錄。90年3月通過CNLA實驗室認證。圖一、公司組織圖資料來源:h〔tp:〃www・shy.conUw2、知識管理推動背景隨著e化知識經濟的來臨'SHY經營層面臨傳統產業經營的困境,不只產業環境面對國際產業分工系統運作之變化'競爭對手

8、是產業外移於中國大陸的台商,台灣本地則因土地與勞工成本的攀升,同時生活水準的提高,早期從人員刻苦耐勞的價値觀已經改變'環保念、意識則更加抬頭'不利於傳統產業建構競爭優勢。至於組織內部環境則面臨策略定位、組織運作、現場管理、人力資源面四大問題點,說明如下。(1)策略定位面:經營層瞭解產業升級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但如何策略轉型?員工是否有感受到危機所在?全員是否已經有共識?都尙未有具體的策略,雖有具體短、中、長的策略,但並未明確的釐清與定位'使得經營管理失去焦點,落入日常管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困境中。(2)組織運作面:經營者希望組織運作往“小而美

9、”的方法發展'但實際的組織架構沒有特定專業幕僚企畫人員'組織結構採取功能別方式。由於傳統產業人員省人化的考量'部門的主管只能應付日常異常的解決與維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