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指导教案合集

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指导教案合集

ID:45578163

大小:51.63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1-15

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指导教案合集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指导教案合集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指导教案合集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指导教案合集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指导教案合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指导教案合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指导教案合集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冃标:了解高考考点,明确考试要求。教学重点:结合典型考题,对考点要求作初步了解。教学难点:考点理解。教学过程:一、了解命题趋势。古代诗歌鉴赏考点被列为高考《考试大纲》能力层级的最高级E级,是考试能力中要求最高的。命题形式以往采取客观试题,2002年开始采取主观试题形式,分值原来客观试题为3分(或6分,2002年起为6分,2005高考屮,有部分省市的语文试卷试题达到8分,分值自2002年起,把诗歌鉴赏放入古代诗文阅读的范畴。2003年起考纲对古诗鉴赏提出了一项新的要求,即“评价作者的观点

2、态度”。综观近几年考题,我们发现,高考古诗鉴赏紧扣考纲。二、明确考纲要求: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三、近年典型考题解读:考题1:(2005年江西卷一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绝句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口寒。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答案】春夏之交乍暖忽赛,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考题2:(2005年北京春招卷一12)读下面ZYB渣油

3、泵系列的词,完成⑴一⑶题。(7分)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⑴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天空廖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作者而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ZYB渣汕齿轮泵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然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4、。⑵“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⑶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答案】(1)B⑵诗人通过观客景物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即借无情的芳草表达出了浓重的离愁别恨。⑶要点:①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②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③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四、分析预测:诗歌鉴赏是考查学生对文学鉴赏能力的一种较好的形式,综观

5、近儿年来高考古诗鉴赏命题,试题考点设置方2CY系列齿轮油泵面有以下特点:一、命题侧重于对诗歌作品内容的理解;二、注重炼字炼词的考查;三、试题呈现开放式命题的特点;四、试题开始涉及体裁知识。高考诗歌鉴赏题选材方面则体现出这样的特点:一、选材始终坚持“两非”原则,即“名家非名篇”、“名篇非名家”;二、体裁范围有所扩大;三、题型题量的选择,除有填空填外,其他大都选择了简答题(有的还加了选择题);题量一般是一个大题(一至两首诗歌),后分设2-3个小题。我们预测:近几年高考作家作品的选择方面将继续坚持“名家非名篇、名篇非名家,,的“二非”原则

6、,一是为了防止猜题押题,不出现前一年考哪个朝代哪个作家的作品,接下来的训练题都基本参照齿轮泵KCB-200着编写的现象。二是为了使考查内容丰富些,一般来说,同一个作家的作品大都带有特定时代背景、作家风格的痕迹,如果选名家名篇,考生很容易受作家特点的暗示,从而在答题屮放不开思路。“二非”原则下的作家作品选择,既有利于考试的公正、公平性,也有利于促进中学的诗歌教学。在考点的选择方面,我们要关注四方面的内容: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体裁的选择方面,唐诗宋词依然是近年高考试题选择的重点。但也不能忽视其它体裁。在命题形式的选择方

7、面,以开放性为主流,命制让考生有话可说,有ZYB-33.3A话直说的开放性试题。五、备考指导诗歌鉴赏的切入点鉴赏诗歌有一定的心理路径,遵循这条路径,就能迅速地捕捉到有效信息,从而准确规范地答题。高考试题在命题上是大有文章可做的,这其中蕴含了切入的有效点,我们要学会从以下八个要点切入。1、从题目切入。如2003年全国卷的出题材料是王维的《过香积寺》,题目中的“过”与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过”相同,意谓“访问”、“探望”。诗题的显性信息就是探访著名的香积寺。诗中描写的重点就是在深山密林中的所见所闻,最后流露出的“安禅制毒龙”的佛学情感也

8、是由探访而来的。就解题而言,从这个角度出发,也容易找出诗ZYB-B型可调式渣油泵中第三联的“诗眼”——咽”、“冷”,因为只有这两个字才能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2、从注释切入。命题者在试题中作注释,或注释词语,降低难度,如2003年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