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析会材料》PPT课件

《高考分析会材料》PPT课件

ID:45582696

大小:446.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11-15

《高考分析会材料》PPT课件_第1页
《高考分析会材料》PPT课件_第2页
《高考分析会材料》PPT课件_第3页
《高考分析会材料》PPT课件_第4页
《高考分析会材料》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分析会材料》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济生活》知识点的整理、梳理与分析整理、梳理与分析的立足点:立足于经济学专业人士的视角;立足于教材与大纲本身的要求;立足于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立足于应用能力的提升(解释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注:对《经济生活》的整理基本上是基于经济学的逻辑,而非严格按照教材顺序。一.货币理论1.货币职能理论(第一课第一框第二目)能够结合实际分析货币在其中充当的作用或职能(如刷卡体现了货币的什么职能)。2.货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课第一框第二、第三目)该理论是宏观调控,尤其是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2、货币发行规律针对非金属货币也是适用的,它只是用来计算货币需求量,应把这些理论与宏观调控理论放在一起复习);能够运用该理论及宏观调控理论分析有关通货膨胀等问题(我国去年以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与2009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加有关;控制通货膨胀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应该了解通货膨胀的成本(主要与第三课第一框第一目有关));能够了解通货膨胀的基本成因并大体知道如何治理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应该初步知道物价总水平与通货膨胀的基本度量指标;了解PPI与CPI之间的传导关系)。3.货币形态与信用工具理论(第一课第一

3、框第三目,第一课第二框第一目)能够初步了解不同形态的货币及信用工具所具有的典型特征、优点;初步了解信用工具在使用方面的要求及其功能(如纸币容易导致通货膨胀;信用卡的发放对象,使用支票的前提条件;信用卡本身并不是货币)。二.价格理论1.商品需求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商品供给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第二课第一框第一目)要能够运用这些理论解决生活实践中商品价格的干预问题,以实现政府的价格干预目标(例如:如何通过影响供给或需求来影响价格,能够识别哪些政策措施能够增加或减少供给,能够增加或减少需求,如房地产价格以及

4、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调控问题)。2.商品价值理论(第二课第一框第二目)要掌握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影响(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中德国经济一枝独秀与大力提高劳动生产力以及产品质量有关,值得思考的是劳动生产力提高、产品质量上升,其价格也更高了)。3.商品价格变化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即需求法则(第二课第二框第一目);商品价格变化与商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第二课第二框第二目),即供给法则。要能够正确运用图形展现这个两个规律及能够正确表述这两个规律(不要轻易说成反比与成正比);能够运用图

5、形表示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价格现象(主要是掌握曲线本身的移动与沿着曲线的移动,最难的是问:房地产价量齐升是否意味着需求法则在该行业失效);能够运用图形识别均衡价格现象及运用均衡价格实现政府干预目标(实际上就是前面的(1));能够运用图形识别政府的不同价格干预政策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最低限价与最高限价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4.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第二课第二框第一目)能够运用该理论分析相关的生活现象(如三亚2010年春节涨价,游客大减;最难的情形是从数学角度区分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能够从企业角度运用该理论

6、为企业制定产品的合理销售价格;能够运用该理论制定相关的价格政策以实现政府的干预目标(如:如何利用需求价格弹性制定合理的价格以实现资源的节约,农业保护也与此有关)。5.需求交叉弹性理论(第二课第二框第一目)能够从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识别出相关商品之间的关系(最难的情形是如何从数学角度区分替代与互补关系);能够利用相关商品之间的关系推断出某商品价格的变化程度与趋势(最难的情形也不过是同时把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影响放进来);能够运用该理论制定相关的价格干预政策以实现政府干预目标(如有了高铁后,民航如何制定票价)

7、。三.消费理论1.居民及社会消费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课第一框第一目、第三目,第四课第一框第一目)能够运用该理论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能够运用该理论深入分析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并探讨如何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这里的综合性极强,它与经济发展、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稳定物价等理论均高度相关:如如何增强当前收入,通过社会保障改善对未来收入的预期,通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缩小收入差距,通过宏观调控稳定物价;当前通过稳定物价来确保居民生活水平是个热点问题);能够结合实际数据运用恩格尔系

8、数判断消费水平的高低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消费结构理论(第三课第一框第二、三目,第四课第一框第一目)能够识别不同消费类型及其划分标准(钱货两清、贷款消费、租赁消费不是基于同一分类标准而来的);能够识别消费结构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能够结合实际分析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并探究其原因(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驱动力)。3.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三课第二框)能够通过各种行为表现识别出各种消费心理并给出正确评价,或能够识别各种消费心理的主要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