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专业文档--专业文档

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专业文档--专业文档

ID:45589658

大小:208.1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5

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专业文档--专业文档_第1页
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专业文档--专业文档_第2页
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专业文档--专业文档_第3页
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专业文档--专业文档_第4页
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专业文档--专业文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专业文档--专业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黄应喜蒋国荣汪晓娇(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二系,南京211101)详细摘要本文基于全球地面气温资料、近六十年(1948—2003)NCEP/NCAR逐H再分析资料(代表口然界状况)和中科院大气所LASG研制的FGOALS—1.0_g耦合气候模式控制试验(代表自然变率状况)及加倍试验(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模拟的60年模式结果资料,利用时空谱分析、小波分析等多种诊断分析方法,主要探讨了自然界状况下、有无人类活动影响状况下,亚洲季风区人气季节内振荡(ISO)经向传

2、播特征的对能变化情况,目的是研究与人类活动影响有关的全球增暖背景下季风区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经向传播特征的变化特点。研究得出:从百年多的全球地而气温资料分析来看,全球地而气温呈现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近六十年来,上升趋势仍在继续,就所研究的时段而言,1948年至今,全球气候的变化大致分为二个不同阶段,上个世纪四「年代至七卜年代中后期的相对平稳期,上个世纪七I•年代中后期至今的增暖期。利用NCEP/NCAR观测资料分析发现,在自然界状况下,对应近六十年的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背景,无论是高空还是低空,无

3、论是印度洋区域还是西太平洋区域,亚洲季风区的大气季节内振荡的经向北传波的人气季节内振荡能量比值是逐渐增加的,而南传波的人气季节内振荡能量比值则是逐渐减少的;从区域来看,卬度洋地区的变化幅度要比西太平洋地区的大,反映出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利用FGOALS-1.0_g耦合气候模式控制试验六十年的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在口然变率下,无论是高空还是低空,无论是印度洋区域还是西太平洋区域,亚洲季风区大气经向北传或南传的季节内振荡能量虽然存衣年际与年代际变化,但从长期来看基本也是维持一种平衡状态,无明显的上升或卜-

4、降趋势。进一步利用FGOALS-1.0_g耦合气候模式加倍试验六十年的模拟结果分析发现,在考虑人类活动影响后,全球气候变暖,无论是高空还是低空,无论是印度洋区域还是西太平洋区域,亚洲季风区北传波的季节内振荡能量相对减弱,而南传波的季节内振荡能量相对增强,对比自然变率下的模拟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影响导致温室气体增加使得全球地面平均气温增暖对亚洲人气季节内振荡经向传播是有影响的,它改变了季风区人气季节内振荡经向传播特征。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不一致,则可能与模式木身具有守恒特性而白然界为开放系统有关。关键

5、词:全球增暖,季节内振荡,时空谱分析,自然变率,人类活动影响。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黄应喜蒋国荣汪晓娇(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二系,南京211101)摘要木文基于全球地面气温资料、近六十年(1948-2003)NCEP/NCAR逐II再分析资料(代表自然界状况)和中科院大气所LASG研制的EGOALS—1.0_g耦合气候模式控制试验(代表自然变率状况)及加倍试验(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模拟的60年逐口资料,利用时空谱分析、小波分析等多种诊断分析方法,探讨了自然界状况下、冇无人类活动

6、影响状况下亚洲季风区大气季节内振荡仃S0)经向传播特征的可能变化情况,LI的是研究与人类活动影响冇关的全球增暧背景下季风区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经向传播特征的变化特点。研究得出:人类影响导致温室气体增加促使全球地面平均气温增暧会使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发生变化。关键词:全球増暖,季节内振荡,时空谱分析,自然变率,人类活动影响。1引言季节内振荡,是指显著周期范围在30〜60天的大气低频振荡。研究指出,大气季节内振荡是全球大气运动广泛存在的一种至耍时间变化现彖,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大气季节内振

7、荡以热带地区最为显著;热帯大气季节内振荡主要发生在东半球,其纬向传播以东传为主;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强度具有冬春季强、夏秋季弱的季节变化等。由于季节内振荡的吋间尺度介于月季Z间,因此与短期气候预测有着密切联系,一直是人气科学前沿研究课题之一。季节内振荡自上个世纪七I-年代由Madden和Julian首先发现,八十年代国内也开始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并在许多方而作出了贡献。全球气候止在并且将继续变暖已逐渐成为[片界上大多数科学家的共识,目前普遍认为,过去100年的全球增暖町能主要是山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温室

8、气体造成的,理论研究和模式模拟也证实了大气温室气体增加能引起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升高。其中,二氧化碳(C02)是最重要的大气温室气体,它的增加対口前气候增暖的贡献大约为70%。虽然过去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传播特征分析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工作,关于ISO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ISO的基本特征、ISO的纬际和半球际传播及相互作用,动力学机制等。人们对于全球ISO的基本属性认识已经比较清楚。但是,有关ISO各方而的研究并不平衡,总体趋势是,热带区域的研究多一些,中纬度相对少-•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