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探究情境提高探究效率

巧设探究情境提高探究效率

ID:45603536

大小:51.0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5

巧设探究情境提高探究效率_第1页
巧设探究情境提高探究效率_第2页
巧设探究情境提高探究效率_第3页
巧设探究情境提高探究效率_第4页
巧设探究情境提高探究效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设探究情境提高探究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巧设探究情境提咼探究效率江阴市长寿中学张虎邮编214424电话13921202528单位订户个人简介:张虎,男,1975年生,中共党员。初中数学教师,现任长寿中学初三年级组长,曾获江阴市教学大比武二等奖。【关键词】探究情境效率【内容摘要】新课程理念要求改变数学教与学的方式,其中探究性学习理应发挥应冇的作用,但从教育教学实际来看,许多数学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流于形式。本文从探究性学习的问题情境设计入手,结合具体实例,总结了如何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情境,以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率。【正文】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数学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

2、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需精心准备,努力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所学的内容,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可见,探究性问题情境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涉及到学生自主探索的实际效果,影响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充分把握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屮问题情境设计的技巧。一、结合学习基础,在新旧知识的交汇点设计探究情境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等待填充的空洞的容器,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和独特的生活经验,因此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

3、计富冇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在进行探究性问题设计时,就必须要考虑这些特点,尽可能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长处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安排难易不同的参与,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各抒己见,不受拘束的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数学思维方法。例如:在讲解“字母表示什么”时,可这样设计一系列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的数学意义。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1)按照图中的方式,搭2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搭3个呢?(2)搭10个这样的止方形需耍多少根火柴棒?(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4)若用x表示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

4、火柴棒?与同伴交流。(5)根据你的计算搭2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在搭2个,3个,10个正方形时,学生可能会具体数一数火柴棒的根数,但当搭100个正方形时,学生自然而然就需要探索正方形的个数与火柴棒根数的关系,并在探索屮发现火柴棒根数的变化规律,再启发学生用字母表示这变化规律,从而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再由代数式求值让学生体会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这样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冇的知识体验出发,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耍与原有水平Z间产生冲突,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学会学习。二、紧扣生活实

5、际,在数学应用中设计探究情境数学教学应注重知识的应用,在具体问题的应用情境屮,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会变得有血有肉,会变得生动起来,不再是一副可憎的面孔。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探究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架,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牛活的联系,品味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牛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如:在讲“若0〈b0,比较与的大小”时,我是这样与生活实•际联系设计问题的:a克糖水中有b克糖(a〉b〉0),则糖的质量与糖水质量的比为;若在添加m克糖(m>0),则糖的质量与糖水质量的比为。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添加的糖完全溶解后,糖水会更甜,请根据所列式子及这个生活常识提炼出一个不等式:

6、0待学生得到不等式,顿时恍然大悟。这样,通过生活原型的引入,无疑使学生捉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领悟到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三、开放学生思维,在想象探究中设计问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思维开放性是探究性学习的显著特征。在数学探究性教学时,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对于同一问题,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同时教师也耍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和发表不同见解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例如:在对“梯形中位线定理”进行探究时,教师可先让每个学生任画一梯形ABCD及中位线MN,然后问屮位线MN与上下底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很多学生用刻度尺量得MN二(BC

7、+AD),此时,教师设问:“这仅仅是感性认识,如何从理论上加以证明,请每个同学大胆寻求不同的证明途径。”学生纷纷去尝试新的证题思路。通过门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生共探究出以卜•10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D&D此时教师不失时机捉问这10种辅助线添法冇什么不同Z处和相似Z处。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析鉴别,归纳整理,学会冇规律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四、鼓励创新发展,在动手实践中设计问题动手实践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大胆让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