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验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实验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ID:45604823

大小:93.6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5

探究实验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第1页
探究实验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第2页
探究实验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第3页
探究实验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第4页
探究实验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实验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实验设计之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化学反应原理如图5-1所示,利用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使容器内形成负压,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容器内。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可粗略地认为是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4P+5O。仝垒2P2Os2.实验仪器:集气瓶、燃烧匙、烧杯、玻璃管、乳胶管、止水夹。实验药品:红磷、水。3.探究方案:(1)在集气瓶中放入少是水(用于溶解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同吋可吸收燃烧产牛的热,有利于瓶内降温),做上记号,并将瓶内剩余体积均分为五等分。⑶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了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2、⑶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不夹,观察到水进入集气瓶内,最终水面在五分Z—记号处。4.探究评价:该探究实验在反应原理上就存在错误。我们都知道,反应物浓度越小,反应的速率越慢。当燃烧持续进行时,氧气的浓度越来越小,氧化的速率也越来越小。一口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足以维持可燃物在着火点以上温度时,燃烧便停止了。这也是有些物质不能在空气屮燃烧,但能在氧气中燃烧的原因。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用燃烧试图除尽空气中的氧气,是很难达到目的的。维持红磷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相对较高,因此就更无法除尽氧气了。很多教师在做该实验时,都发现,最终水面停在十分Z—处,而不是五分Z—处,

3、原因就在于此。该实验装置可能发牛气体泄漏的地方太多,加之燃烧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加热了内部的空气,使Z外逸,都会导致实验的谋差。要做好该实验,关键要注意以下儿点:(1)用更易燃烧的可燃物代替红磷(如白磷);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⑶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屮的速度要快,并塞紧塞子。1.资源开发: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做好本探究实验除用口磷代替红磷外,就是尽可能防止或减少气体泄漏的可能。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装置来进行探究:(1)川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白磷,使白磷燃烧。此法口J以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气体的散逸。如图5-2。⑵用水浴加热的办法使口磷燃烧,也可以防止燃烧匙伸入

4、集气瓶内气体的散逸。口磷的着火点仅40C,水温稍高,足以使口磷着火燃烧。如图5-3。做此实验吋,盛口磷的广口瓶不能直接放入沸水中,也以免广口瓶因骤热1佃爆裂。可先用温水淋浴后,再将热水注入外面的⑶用钟罩代替集气瓶进行实验,如图5・4所示。钟罩下方敞口,气体受热膨胀时,可将水压出一部分从产生减压作用。用此法既减少了气体泄漏的可能,准确性比原实验方案高。⑷在一端封闭的粗玻璃管内放一颗口磷,用胶塞塞住,并使从推入到玻璃管小部,记下位置。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白磷,使Z燃烧,同样可观察到白磷燃烧,冇大量白烟生成,胶塞被推向外侧(右侧)。待装置冷却,胶塞逐渐向內侧(左侧)移

5、动,根据胶塞停止时的位置,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如图5-5。这种方法在不透气的情况下进行,几乎可以完全防止漏气。但要注意的是,胶塞在干燥条件下很难塞入玻璃管内,可蘸少量水后向管内推入推入时,还须在胶塞上插一根注射器针头,以便排出气体,待胶塞推到合适位置时,拔出针头即可。做该实验时,玻璃管不宜A短,A短,加热时胶塞会被推出管外。1.创新思维:⑴利用缓慢氧气测定氧气的体枳分数如图5-6所示,取长10cm,宽1.5cm的铝箔,用细线系好。在其表面涂一层硝酸汞的药液,立即用滤纸将铝箔擦干,迅速放入粗玻璃管中,悬于玻璃管上部,立即插入盛水的小烧杯中,图5-6塞上塞子,

6、静置观察。①铝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放出的热,使玻璃管壁变得温热;②玻璃管内水位慢慢上升,lOmin左右,水位上升停止。进入的水的体积约为玻璃管未浸入水中部分容积的1/5。进行该实验时,应当注意:硝酸汞溶液的浓度要大。铝箔表面涂硝酸汞溶液后要立即川滤纸擦干后再放入试管中,否则,铝跟硝酸汞反应置换出来的汞,在形成铝汞齐的条件下,铝会跟水反应产生氢气,使测定lB的氧气体积分数偏低。⑶利用蜡烛燃烧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常温下二氧化碳仅微溶于水,门溶解速度比较慢,因此一般不川蜡烛燃烧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但若能吸收二氧化碳,此法也不失为一种简便的方法

7、。而且蜡烛易燃烧,収材方便,可鼓励学牛•在家自己动手实验。如图5-7所示,在水槽小盛适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2〜3滴酚瞅试液,在小木片上固定一只短蜡烛(普通蜡烛lcm,牛日蜡烛2〜3cm),用火柴点燃蜡烛。把集气瓶倒扣在小木块上方,并将瓶口水封。几秒钟后,蜡烛火焰熄灭,14水位上升。R进入瓶中的液体变红色。1=•••二坦二t才:=--1•在水下用玻片盖上集气瓶,取出,最得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图乞了容积的1/5。若学生在家做此实验,可用茶杯代替集气瓶,用石灰水代替稀氮氧化钠溶液(若无石灰水,用清水效果也很好)。该实验简便、粗略,可多次重复,容易被学

8、牛接受。缺点是,在盖上集气瓶开始吋,山于气体膨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