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45623554

大小:1.57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5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注意:本试卷包含I、Ⅱ两卷。第1卷为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只交答题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2018年春节期间,一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出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1.图1为我

2、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福”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A.①位于亚热带,光照充足B.②位于低纬,水果之乡C.③位于沿海,水运便利D.④位于我国西南,四季如春读某地等高线图,图中甲地河流水位一般在312-318米之间,据此完成2~3题。2.甲以上河段的落差可能是A.300米B.382米C.500米D.418米3.图示各点中,最适合建野外宿营地的是A.①B.②C.③D.④图3为某摄影爱好者于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P地(40。N,85。E)拍摄到的一张日落时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4—5题。4.此时北京的昼长约为A.

3、9小时B.11小时C.13川、时D.14川、时5.照片拍摄日期最接近A.1月1日B.5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图4为某市2017年12月9日-18日气温变化图,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最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日期是A.9-11日B.13-14日C.15-16日D.17-18日7.据图判断,10日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A.白天①强,夜晚④弱B.白天②弱,夜晚③弱C.白天②强,夜晚③弱D.白天②强,夜晚④弱图6为中南半岛最大湖泊及河流分布图,图7为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分配图。

4、该地区水稻单产低。读图回答8~9题。8.R河水开始转向西北流的时间可能是A.3月B.6月C.9月D.12月9.某旅游者3月到该湖旅游,发现附近的农民正在收获水稻,该农事安排的合理解释是A.避开高温季节B.随时播种随时收获C.避免洪灾影响D.错季生产便于出口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8左)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8右)几乎全部出露,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回答10~11题。10.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

5、身”的主要原因是A.“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C.“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死亡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11.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A.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C.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图9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等过程。据此回答12~13题。12.该企业把家具加工选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A.劳动力廉价B.原料充足C.市场需

6、求大D.加工水平高13.该企业的体验馆在城市布局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A.交通通达度B.环境舒适度C.信息网络D.生产地距离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0),据此完成14~15题。14.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15.“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区不再扩大C.人居环境恶化D.城市房价昂贵脐橙的栽培要求年平均气温为17℃-20℃,1月平均气温在6℃以

7、上,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江西赣南地区盛产脐橙,是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广泛种植于丘陵缓坡地区,有“世界橙乡”美誉。读“赣南交通与地形图(图11)”,完成16~17题。16.脐橙广泛种植于丘陵缓坡的主要原因是A.排水保土B.土壤肥沃C.光照充足D.易于运输17.为促进赣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是①大力发展脐橙种植,增加收入②大力发展水稻种植,解决粮食问题③因地制宜,发展水稻、脐橙等农业④发展相关产业加工业,延长产业链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的汉族传统手

8、工艺品,始于元末明初,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其主要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红黄青褐白)制作成型,经过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建水紫陶”是以心手感应的手工拉坯为成型工艺,其工艺以手口相传为主。目前“建水紫陶”文化产业仍以个体作坊生产经营为主,并未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效应。据此完成18~19题。18.限制“建水紫陶”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工艺复杂B.交通不便C.手工生产D.知名度低19.建水县拟加大对“建水紫陶”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由此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导致石漠化加剧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