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脏腑关系》PPT课件

《藏象脏腑关系》PPT课件

ID:45630217

大小:385.34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1-15

《藏象脏腑关系》PPT课件_第1页
《藏象脏腑关系》PPT课件_第2页
《藏象脏腑关系》PPT课件_第3页
《藏象脏腑关系》PPT课件_第4页
《藏象脏腑关系》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藏象脏腑关系》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电子讲稿藏象脏腑之间的关系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苏咏梅四、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四、五脏与奇恒之腑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一)心与肺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两者相互协调,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亦有赖于肺气的辅助。正常的血液循环,又能维持肺的主气司呼吸功能。宗气是连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在病理上,心的搏动与肺的呼吸是相互影响的。心肺关系示意图心主行血,有助肺的呼吸肺主呼吸,推

2、动心的行血心肺宗气(二)心与脾1.血液生成方面:心主一身之血,心血供养于脾以维持其正常的运化功能。脾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病理上,心脾两虚之证。2.血液运行方面: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既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以维持通畅而不迟缓,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以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病理上,或见气虚血瘀,或见气虚失摄的出血。心与脾的关系示意图心主行血,促进脾的运化功能(火生土)脾主运化,为血液生化之源,使心有所主心脾病理:心脾两虚(三)心与肝表现在血液运行及精神情志调节两个方面。1.血液运行方面:心气主行血,肝气主疏泄和藏血,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病理上,可出现心肝血

3、虚证或心肝血瘀证。2.精神情志方面:心血充盈,心神健旺,有助于肝气疏泄,情志调畅;肝气疏泄有度,情志畅快,亦有利于心神内守。病理上,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与肝火亢逆,可两者并存或相互引动,出现心肝气郁证或心肝火旺证。心与肝的关系示意图促进血液运行:心主行血,肝主疏泄藏血(病理上:心肝血虚证,心肝血瘀证)调控精神情志:心藏神,肝调畅情志(病理上:心肝气郁证,心肝火旺证)心肝心肝神魂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心血神肝血魂主藏生舍调控互资(四)心与肾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1.水火既济:心位居上,故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下,故肾水(阴)必须上济于心,

4、使心火不亢。2.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神能控精驭气。故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心肾相交示意图心肾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心肾水火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心阳肾阳心阴肾阴凉润宁静抑制温煦推动兴奋温煦推动兴奋凉润宁静抑制上济下温肾水不寒心火不亢精神互用示意图心肾血气精神生生摄驭化养行摄主藏生摄生调(五)肺与脾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1.气的生成:肺主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脾主运化,化生水谷之精并进而化为谷气。清气与谷气在肺中汇为宗气,宗气与元气再合为一身之气。宗气的生成决定一身之气的盛衰。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病理上常见肺脾两虚。

5、2.水液代谢: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肺与脾的关系示意图水液输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司宣降,输布水液宗气生成:脾化水谷之精,化气上输肺,与吸入清气合脾肺(六)肺与肝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肝气左升,肺气右降,升降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古人称为“龙虎回环”。病理状态下肝郁化火,或肝气上逆,肝火上炎,可耗伤肺阴,使肺气不得肃降,而出现咳嗽、胸痛、咯血等肝火犯肺证,称为“左升太过,右降不及”。肺与肝的关系示意图肝气肺气左升右降病理状态左升太过

6、右降不及肝火犯肺(七)肺与肾1.水液代谢: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肾主水液代谢,为主水之脏。肺气宣发肃降而行水的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促进;肾气所蒸化及升降的水液,有赖于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之下归于肾或膀胱。“其本在肾,其标在肺”。2.呼吸运动: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3.阴阳互资:肺肾阴阳,相互资生。肺肾阳虚,肺肾阴虚。肺与肾的关系示意图维持呼吸:肺主呼气,肾主纳气水液代谢:肺输布水液,肾蒸化水液阴气互资:肺阴滋肾阴,肾阴养肺阴肺肾(八)肝与脾1.饮食物消化:肝主疏泄,促进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及对精微的吸收和转输功能;脾气健旺,运化正常

7、,水谷精微充足,气血生化有源,肝体得以濡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有利于疏泄功能的发挥。病理状态下,可见“肝脾不调”、“土壅木郁”,或湿热郁蒸肝胆而见黄疸。2.血液运行:肝主藏血,调节血量;脾主生血,统摄血液。脾气虚弱,则血液生化无源而血虚,或统摄无权而出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此外,肝不藏血也与脾不统血同时并见,临床称为“藏统失司”。肝脾之间关系示意图肝气疏泄脾气运化水谷精微血液肝血充足肝气畅达促进化生化生充实涵养发挥(九)肝与肾1.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故曰同源互化。病理上可见肝肾精血两亏。2.藏泄互用:肝主疏泄,肾主

8、封藏。肝气疏泄可促使肾气开合有度,肾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