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板块提升三现代中外文明学案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板块提升三现代中外文明学案

ID:45632100

大小:275.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15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板块提升三现代中外文明学案_第1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板块提升三现代中外文明学案_第2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板块提升三现代中外文明学案_第3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板块提升三现代中外文明学案_第4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板块提升三现代中外文明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板块提升三现代中外文明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板块提升(三) 现代中外文明关联1 国际格局变化与中国外交的关系阶段国际格局新中国外交1949~1955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接受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美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既反苏也反美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中苏关系走向缓和

2、,美中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1991年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对外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点演练1](2018·山东滨州模拟)当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内战取得胜利之际,杜鲁门总统似乎听任大陆解放台湾,并考虑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1950年中国出兵朝鲜后,改变了美国对外政策制定者的观念,它被认为是共产主义在亚洲扩张的更大图谋的组成部分。这一变化说明(  )A.意识形态的对立决定了中美关系的对抗B.美国对华政策的摇摆性与不确定性C.

3、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对抗受双方政策影响D.中国出兵朝鲜是为了扩大国际影响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可知反映了不同阶段的中美关系的变化,从变化中可以说明二者的关系受双方政策的影响,故选C项。答案 C关联2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比较(1)历史背景①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列宁发现无法在短时期内进入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阶段,战时共产主义使工农联盟岌岌可危,因此列宁认识到应采用粮食税政策,保证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有剩余粮食进行自由贸易。进而在工业部门中开始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由此形成新经济政策。②中国:十年“文化大革命”,百业

4、凋零,经济同样处在崩溃的边缘。同时由于受苏联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关闭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往来。中苏关系破裂后,与东欧各国的交往大门又关闭了。正是在这种内忧外困的形势下,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2)政策内容①苏联新经济政策:a.交纳完粮食税后的剩余粮食,归农民支配,可自由贸易。b.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前者是把国家的厂矿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经营,后者是把一些中小企业租给本国资本家生产,国家获取税金和产品。②中国改革开放:a.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人民公社制度的废除,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

5、业生产的大发展。b.城市进行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c.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置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3)启示:用经济手段来处理解决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即发展商品经济。[对点演练2](2018·海南海口模拟)俄共(苏共)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起先打开了一半,我们说。实行地方性的商品流转。但是地方流转根本没有守住自己的地方性的范围之内,它冲出去了。于是我们再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打开”的本质含义是(  )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

6、承认和运用市场经济关系C.允许农民进行农产品交换D.通过租让制吸纳外国资本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中运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体现了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突破,故选B项。答案 B关联3 近现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对近代中国造成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造成中国的贫穷落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瓦解了旧的社会结构,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

7、发展;出现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救民的探索和社会实践;促使先进的中国人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中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对外开放,并相继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区域性经济集团和全球性经济组织,为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对点演练3](2018·河北邯郸模拟)下面是2007~20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表(单位:亿元)。据表可知中国(  )年份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差额200721738.312180.29558.126

8、22.1200825616.314285.511330.82954.7200922072.712016.710056.01960.7201029727.615779.313948.31831.0201136420.618986.017434.6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