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课时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含解析岳麓版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课时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含解析岳麓版

ID:45632104

大小:1.99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15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课时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1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课时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2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课时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3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课时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4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课时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课时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含解析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2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考纲考点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1)魏晋时期农耕技术与土地制度(均田制)。(2)隋唐时期的农耕技术进步与经济的繁荣。(3)魏晋至隋唐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文化(1)魏晋儒学遭冲击。(2)唐代的“三教合一”。(3)科技:《齐民要术》与南北朝农书。(4)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素养解读时空观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特点,经济重心从江南经济开发到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历史解释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兴盛,开始冲击儒学,唐代呈现出“三教合一”的局面,但儒家思想始终占统治地位。史

2、料实证运用历史史料和后世史家评论,解读印证魏晋至隋唐儒学思想特点及地位的变化。唯物史观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理论,理解认识佛、道对儒家思想的冲击,理解科技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考点一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1.农业(1)生产工具(2)土地制度:魏晋南北朝和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实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2.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2)过程朝代表现特征孙吴、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初步开发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像建康一样的大城市中唐以后南方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经济重心南

3、移的开始(3)意义: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3.手工业(1)魏晋南北朝:成功烧制出白瓷。(2)隋唐4.商业(2)城市的繁荣(3)商业都会(4)“重农抑商”: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考点二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1.思想(1)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2)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形成“三教合一”局面。三武灭佛“三武灭佛”指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的合称。这一现象与当

4、时僧侣地主和世俗地主间日益突出的经济利益矛盾有关,也与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汇相关。“三武灭佛”一方面是佛教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正常运转产生负面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佛教与中国儒家正统文化和道教文化争夺思想统治权的结果。    2.科技(1)印刷术(2)火药:唐末开始用于战争。(3)农学: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4)数学: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5)天文学:唐代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首次发现恒星位置变动;主持实测子午线长度。3.文化(1)

5、文学:隋唐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①背景(4)梨园春秋: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的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图证历史]曲辕犁核心论点: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定型和成熟,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图证历史]唐朝长安城的坊市布局核心论点: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图证历史]唐代“三教合一”图核心论点:(1)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盛行,一度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2)唐代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

6、但这不表明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只是出现了三教融合、并存的特点。[规律总结]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1)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2)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3)晚唐时期,诗风凝重忧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探究1 魏晋至隋唐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考题例证』【典例】(2017·课标全国Ⅲ,26)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

7、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 A点评本题运用史料,借助小农经济占有土地的情况,考查唐代小农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考查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审题解题关键是紧扣表中户数比例的大小与小农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角度作出判断。解题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土地规模在20~130亩的农户占绝大多数(占比为74.1%),土地特别多和特别少的比例较小,由此可知占有适量土地的自耕农盛行。故A项正确,B项错误。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瓦解,题干为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瓦

8、解,C项错误;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判断农业生产效率,D项错误。『史论链接』角度1 先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