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倒数第3天

(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倒数第3天

ID:45646610

大小:1.69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5

(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倒数第3天_第1页
(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倒数第3天_第2页
(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倒数第3天_第3页
(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倒数第3天_第4页
(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倒数第3天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倒数第3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倒数第3天交通运输与可持续发展考点一交通运输基础回扣1.影响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某地交通建设的自然因素可从地质、地形、气候等方面来分析。①地质条件: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②地形条件:平原地区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少,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与农田水利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③气候条件: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航空港应选择能见度比较好的地区。[来源:Z.xx.k.Com

2、](2)社会经济因素:①合理布局交通网;②缓解交通运输压力;③加快资源开发;④促进沿线经济发展;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⑥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巩固国防;⑦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业等。(3)科学技术因素: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2.常见交通运输考查的试题类型(1)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意义:一般从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战略意义三个角度考虑。但要结合线路有所侧重。(2)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作用:一般从合理布局交通网,加速区域开发,使

3、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联系,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保证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安全,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进行文化和科技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3)交通线路建设的影响一般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其不利方面往往是从环境因素考虑;有利方面则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分析。(4)交通运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自然障碍,这点要从沿线经过的自然环境考虑,一般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方面分析。(5)交通运输线路的评价:一般从交通的区位因素是否合理来分析评价。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交通线选址的技巧(1)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地形平坦,地质

4、条件稳定。(2)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来源:Zxxk.Com]6/6①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安全,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②鞍部相对较低,可修建铁路线;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修建铁路线工程量比较小,适合修建铁路线。③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比较稀疏的地方,这里坡度较缓,利于建设和安全。④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证工程安全。⑤如果要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部位来进行。岩层向上拱起,抵抗垂直压力的能力较强;同时不易积水。判断正误1

5、.地形对交通线路有深刻的影响,所以对交通建设具有决定作用。(×)提示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有深刻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线路分布有决定作用。2.随着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速度较慢的水运地位在下降。(×)提示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虽然河运的地位在不断下降,但海运的地位依然非常稳定。因此不能笼统地讲水运的地位在逐渐下降。3.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的,某一时期主导交通运输方式的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城市的发展。(√)[来源:学&科&网Z&X&X&K]4.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扩展,

6、即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5.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都布局在重要交通线沿线。(√)[来源:学,科,网Z,X,X,K]6.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就是要考虑时间、运量或运价,其他不用考虑。(×)提示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时间、运量或者运价,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具备相关的运输条件——河流、铁路、公路等。考前押题1.利马—普卡尔帕公路是秘鲁由沿海通向安第斯山区的交通动脉,下图为“利马—普卡尔帕公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利马—普卡尔帕公

7、路对普卡尔帕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6/6(2)综合分析利马—普卡尔帕公路所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3)分析利马—普卡尔帕公路建设的不利自然区位因素,并说明修建公路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答案(1)沟通沿海和内陆,是普卡尔帕出海通道;促进利马与普卡尔帕两地贸易发展,实现经济互补。(2)地势北低南高,地表崎岖,山高谷深;东部冬暖夏凉、西部终年高温,气候垂直变化大;河流纵列分布(或山河相间),自南向北流,水能资源丰富;植被垂直变化明显,生物多样。(3)山谷相间,地势起伏大;断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选线受限制大,工程量大;泥石流、滑坡等频发。森林遭

8、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加剧;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解析第(1)题,可从利马—普卡尔帕公路沟通沿海与内陆的角度回答。第(2)题,利马—普卡尔帕公路所经地区为安第斯山脉,再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