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选修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选修

ID:45677628

大小:58.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6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选修_第1页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选修_第2页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选修_第3页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选修_第4页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选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选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两人最后都惨死,说明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和旧的奴隶主贵族的斗争异常激烈,因此变法者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故C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故排除;B项中

2、两次改革都顺应了历史潮流,故B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2.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解析:选A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北魏政权加速民族融合就是要接受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改变游牧民族落后的经济状况,由此得知是加速其封建化的过程。B、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不是经济发展的角度。3.《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

3、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其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都必须接受贷款。对此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  )A.改革方法“一刀切”的做法使解困之举变成了变相剥削B.地方吏治腐败,使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获得低息贷款C.地方官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就强制富农和地主贷款D.地方官私自提高利息,引起民众不满解析:选C C项的表述和题干不一致,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其他各选项均能从材料中找到对应信息。4.针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与1905年俄国第

4、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关系,列宁精辟地指出:“1861年诞生了1905年。”这一结论的真正含义是(  )A.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B.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C.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D.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条件解析:选D 1861年农奴制改革及其推动下的政治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从而为1905年革命

5、奠定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史实不符。1905年革命主要以工人阶级为主力,C项不符合“真正含义”的要求。5.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为了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日本政府大力提倡采用西方历法B.为了更好地满足军事发展的需要,日本采用西方历

6、法C.为了更好地推进生活习俗的西化,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D.为了配合土地制度的改革,日本政府采用了西方历法解析:选C 在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行西化,如采用西方历法,武士们剪去了头上的发结等。6.维新变法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摸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爱国运动。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运动表现在(  )A.维新变法运动和救亡运动相结合B.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C.维新变法与传播新式文化相结合D.维新变法运动与思想启蒙运动相结合解析:选A 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产物,资产阶

7、级维新派将自己的政治要求融入救亡运动中,使维新变法运动和救亡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7.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了强国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

8、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商鞅新法推行10年,使秦国从原来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5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