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20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20 新人教版必修3

ID:45684943

大小:124.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6

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20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20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20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20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20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20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跟踪训练(二十)一、选择题1.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解析] 根据“1956年”“文艺、学术、迅速发展”可知,B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答案] B2.下图为

2、毛泽东的题词,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  )A.中共“七大”的召开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解析] 题词是“双百”方针,这一方针提出的时间是1956年,此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阶段,故选D。[答案] D3.“到1956年初……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对此,毛泽东提出(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C.文艺工作者到农场、干校“改造”,接受“再教育”D.“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3、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6年”,从“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可判断B项符合题意;A项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提出的“二为”方向;C、D两项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左”思想对科学文化事业的冲击。[答案] B4.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影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因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B.昆曲名剧的涌现C.大众舆论的吹捧宣传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解析] 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毛

4、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昆曲复兴就是贯彻这一方针的产物。[答案] A5.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解析] “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目的是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答案] D6.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中国文学理论思想活跃,小说、散文、诗歌、话剧、电影等文化成果丰硕,出

5、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B.百花齐放方针的作用C.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D.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解析] A、B两项都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中国文化成果丰硕的原因,B项“百花齐放”是主要原因,A项是客观原因。[答案] B7.1959年,茹志鹃创作的《高高的白杨树》富有人情味和人性色彩,写法上文笔细腻,清新明快,切入角度小,细节丰富传神,人物形象鲜明感人,但因被人指责没有描写“英雄人物”而遭多方批判。此类事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文艺批评的政治色彩逐渐浓厚B.新中国文化事业万象更新C.新中国的文艺成就被完全抹杀D.文艺战线出现

6、勃勃生机[解析] 根据题干“但因被人指责没有描写‘英雄人物’而遭多方批判”可知A项正确。B、D两项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C项表述绝对化。[答案] A8.“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一去不复返。这说明(  )①“双百”方针遭受曲折 ②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 ③文学艺术不等同于政治问题 ④文学艺术出现了反社会主义倾向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D.②③④[解析] “样板戏”体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领域的专制色彩。这种状况的结束说明文艺工作走上了正确道路,绝对不是“双百”方针遭受曲折和文学艺术出现了反社会主义倾向,排除①④。[答案] 

7、C9.“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科学和文艺工作步入了又一个春天。文学艺术“又一个春天”的表现是(  )A.出现了《青春之歌》《红日》等影片B.出现了《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蝉的歌》等作品C.出现以改革和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D.改编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解析]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注意时间限制是在“文化大革命”后,只有C项是新时期的表现。[答案] C10.《红高粱》是张艺谋于1987年导演的国产电影。它的成功拍摄不仅引起了关于电影民族性和中国人形象的大讨论,也为中国大陆影片赢得了第一个A级电影

8、节重要奖项——金熊奖。下列关于这部电影拍摄的社会大背景,说法正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