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45716148

大小:5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6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提示: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说明:客观题80分(1-10题为期中考试前内容考查,11-60题为期中考试后内容考查);主观题20分(期中考试后内容考查)。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标号;主观题也须答在答题卡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按座位号、页码顺序收回。一、选择题Ⅰ:(每小

2、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分,共计40题40分)1.《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B.诸侯兼并斗争激烈C.西周青铜铸造水平最高D.王室衰微,分封制渐趋瓦解2.西汉武帝以侍中、尚书等组成内朝执掌国家决策大权,后又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不但掌管全国军事,还进入内朝,参与政治决策,位在三公之上。武帝驾崩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正式作为内朝的领

3、袖执掌朝政。从此,外戚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掌控内朝成为西汉惯例。下列对这种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霍光以后三公被剥夺了相权B.西汉政府从文人政府转变为军人政府C.大将军卫青进入内朝后,皇权受到严重威胁D.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权工具3.打破以往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的局面,使各阶层人士能更广泛地参与到国家政权中,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的选官制度是A.科举制B.世卿世禄制C.九品中正制D.察举制4.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

4、构。这一演变反映了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5.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被公开处死后,朱元璋编撰了一系列皇谕钦训:《臣诚录》记录了212名违背君命的亲王、高官、皇族和宦者的名氏:《相鉴》记录了历史上82名“贤”相和26名“奸”相。朱元璋采取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在于A.震慑官员B.罢除丞相C.强化君权D.整治朝纲6.梭伦改革规定按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这一措施的意义在于A.满足男子参政愿望B.打破贵族垄

5、断政权C.促进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D.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7.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恩格斯做出这一评价主要依据是罗马法A.保证了公民政治上的参政权B.蕴含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C.在法律上保护了财产私有权D.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8.“光荣革命”后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18世纪初,英国国王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这样,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这一现象促使英国A.颁布《权利法案》B.确立君主立宪制C.进行议会改革D.形成责任制内阁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6、:最高立法机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这一规定主要有利于调和A.立法与司法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南方与北方的矛盾D.大州与小州的矛盾10.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反映出A.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性B.法国不适合采用共和政体C.总统行政权受到议会干涉D.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较弱11.有学者认为:“《

7、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A.掀起瓜分狂潮B.要求扩大市场C.扩大资本输出D.希望利益均沾12.孙中山在赞赏中国近代史上某次社会运动具有“民族主义”精神的同时,又批评其“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这次社会运动应是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五四运动1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皇帝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䜣对于办理中外交涉提出,要“以守

8、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A.外交政策由灵活转向僵化B.由捍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外交政策正逐步与国际接轨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14.美国史学家阿德勒认为:“主要由于慈禧太后的阻挠,在1894-1895年因朝鲜问题而引起的中日第一次战争中,中国军队显得千疮百孔。”这表明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A.清朝政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