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第2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ID:45724079

大小:253.0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9-11-17

第2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_第1页
第2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_第2页
第2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_第3页
第2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_第4页
第2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概述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为《民法通则》所采用,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排除了事实行为;同时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以适法性位特征,不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概述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特征1、应是民事主体实施的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2、应是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行为

2、;3、应是合法行为。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概述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类型1、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一方还是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其可分为: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2、根据其行为是否需要当事人支付对价(互为对价,但是非为要求等价性),民事法律行为就可以分为: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3、依据其行为生效是否以标的物的交付为要件,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诺成法律行为和实践法律行为。4、根据法律行为自身是否具有独立性为标准,分为:独立法律行为和辅助法律行为。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概述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类型5、根

3、据其是否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6、根据行为主体双方之间权利义务的对称性可分为:单务法律行为和双务法律行为。双务法律行为:是指法律行为的双方都负有义务的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当事人一方的义务就是他方的权利,因此双务法律行为也可说是双方当事人均享有权利的法律行为,如买卖合同行为等。单务法律行为:是指法律行为的当事人一方负有义务,而当事人另一方仅享有权利的法律行为,如增与、使用借贷以及消费借贷等合同行为。7、根据其相互间的关系,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第一节民

4、事法律行为概述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民事立法确认民事法律行为可采用的形式包括:明示形式和默示形式两大类。1.明示形式所谓明示形式就是行为人用积极的、直接的、明确的方式表达其内部意思于外部,具体包括用言语进行表达内心意思的口头形式;用文字表达内心意思的书面形式及其他形式,所谓其他形式具体可表现为视听资料形式和须经特定主管机关履行特定手续的特殊书面形式,诸如公证、鉴定、审核批准、登记等。(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3)其他形式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概述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民事立法确认民事法律行为可采用的形式包括:明示形式和默示

5、形式两大类。2.默示形式默示形式是指不依赖语言或文字等明示形式,而通过某种事实即可推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形式。行为人虽然并没有作出明示的意思表示,但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认定行为人的某种客观事实状态就是表达同意进行民事活动的意思。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一般成立要件:1、有意思表示。单方法律行为,当事人意思表示完成,法律行为既告成立;双方法律行为,互相意思表示一致时法律行为方告成立。2、标的须确定并且可能。标的的确定,指关于标的表示须达到能被具体认定的程度。认定标的确定与否的

6、时点,通常为行为成立时。标的可能,指标的在客观上须具有实现的现实性。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特殊成立要件:特殊成立要件是成立某一具体民事行为除一般条件外的其他特殊事实要素。1、在有因行为,原因欠缺法律行为不成立,原因就成了特别要件。2、在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物之交付就是特殊要件,民事法律行为在交付完成前不成立。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二、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意思表示是民事主体将其确立、变更、终止某种民事关系的内心意思,以适当的形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意思表示应

7、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一是目的意思,即民事主体意图通过自己的行为实现的具体民事关系及其内容。否则,无此目的意思的行为不能成立意思表示,如演员的演出行为。二是行为意思,即民事主体将自己的目的意思表现于外部的愿望和意识。否则,无此行为意思的行为也不能成立意思表示,如梦话、因意识障碍的胡话和下意识的动作等。三是效力意思,即民事主体意图使自己的行为发生法律约束力的愿望和意识。否则,无此效力意思的行为也不能成立意思表示,如法律顾问向总经理提出的合同草案,当事人向律师提出咨询的遗嘱文本等。四是表示行为,即民事主体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以内

8、在意思为内容的外在行为。前三项均为民事主体内在的内心意思,如没有外在的表示行为,主体的内心意思就不会被人了解。可见,主体内在的“内心意思”(主观方面)加外在的“表示行为”(客观方面)即构成意思表示。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三、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一般生效要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