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第五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ID:45729614

大小:1.88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11-17

第五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_第1页
第五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_第2页
第五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_第3页
第五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_第4页
第五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5.1植物病害的诊断5.1.1植物病害诊断的程序5.1.1.1首先判断是否是病害病害区别于虫害及自然或人为造成的机械伤害的特征5.1.1.2确定病害类型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5.1植物病害的诊断5.1.1.3确诊病原物(1)症状的识别与描述(2)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3)采样检查(镜检与剖检)(4)专项检测(5)逐步排除法得到适当结论5.1植物病害的诊断5.1.1.3确诊病原物真菌病害:症状观察、病原检查细菌病害:症状观察、喷菌现象病毒病害:症状、田间分布、血清学和分

2、子生物学技术线虫病害:结合症状,进行病原鉴定,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炭疽病霜疫病炭疽病霜疫病炭疽病细菌性褐斑病青枯病枯萎病5.1植物病害的诊断5.1.2柯赫氏法则对于少见或新发病害的诊断和病原生物的鉴定。5.1.2.1原理(1)某一微生物当被怀疑是某一病害的病原物时,它一定与该病害同时存在。(2)从发病植株上能分离到这种微生物,并培养成纯培养物。(3)将这种纯培养物人工接种到健康的寄主上能诱发同样的病害。(4)从人工接种的寄主上能分离出同样的微生物。5.1植物病害的诊断5.1.2.2操作步骤(1)

3、从病株上分离病原物,并纯化培养。(2)将纯培养物接种到健康的植株上。(3)在适宜发病的条件下观察接种株是否发病。(4)从接种的病株上再分离病原物。5.1植物病害的诊断5.1.2.3局限性(1)病毒和线虫引起的病害不能培养,可以活体接种,病毒病害还必须要了解其田间传播途径。(2)只适用于单一病原物引起的病害。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物引起,或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共同引起则不适用。5.2植物病害的防治5.2.1防治原理5.2.1.1消灭病原物的来源或抑制它们的繁殖(1)了解主要的初侵染来源,减少其基数来自土

4、壤:土壤消毒或轮作来自种子:温汤侵种或药剂拌种(2)控制再侵染来源,抑制其繁殖A清除田间病株B使用杀菌剂C改善田间环境条件5.2植物病害的防治5.2.1.2阻止病原物的传播和侵入了解病原物的传播方式和侵入途径通过昆虫传播:杀死昆虫伤口侵入:减少伤口产生  如:线虫气孔侵入:到气孔形成后才喷药5.2植物病害的防治5.2.1.3增强植物的抵抗力或逃避病原物为害严重的时期a了解品种抗病性以及易感病时期b作物对栽培管理条件的要求c病害发生始期、盛病期防治手段:回避、杜绝、铲除、保护、抵抗和治疗。5.2植物

5、病害的防治5.2.2病害的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综合防治的主要途径: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5.2植物病害的防治5.2.3植物检疫指由国家颁布条例和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苗木、接穗、插条、种子等繁殖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5.2.

6、3.1目的阻止病原物的人为传播。5.2.3.2理由病害的发生有区域性。葡萄霜霉病、香蕉花叶心腐病、枯萎病、柑桔溃疡病5.2植物病害的防治5.2.3.3任务(1)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传进传出(2)对新传入的病虫害划定疫区(3)消灭新发生区病虫害5.2植物病害的防治对外检疫:国与国之间的检疫预防病害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对内检疫:国内各地区间的检疫预防病害从一个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5.2植物病害的防治5.2.3.4确定检疫对象的标准(1)危险性大(2)国内未有或只是局部地区有(3)靠人为远距离传播5.2植

7、物病害的防治5.2.3.5检疫措施(1)禁止进境;(2)限制进境;(3)调运检疫;(4)产地检疫;(5)旅客携带物、邮寄和托运物检疫;(6)紧急防治。5.2植物病害的防治5.2.4农业防治又称栽培管理或栽培防治。原理:通过栽培管理措施创造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5.2植物病害的防治5.2.4.1使用无病繁殖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害传播和压低初侵染接种体的数量。建立无病种子繁育制度和无病毒母本树制度。5.2植物病害的防治5.2.4.2合理利用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抗性“丧失”的原因:

8、(1)种子的混杂和退化寄主本身的变异:天然杂交;机械混杂;繁殖器官的异质性(2)环境条件的影响(3)病原物群体构成发生了变化原因:A病原物方面通过突变等途径产生了新的毒性小种。B寄主方面由于大面积种植单一抗性基因品种使得新的毒性小种有条件急剧增繁。C自然或人为的栽培环境的变化促进了新的毒性小种的繁殖和侵染5.2植物病害的防治解决对策:(1)抗性品种的轮换使用和合理布局。(2)多系品种和聚合品种的利用。多系品种:除抗性基因不同外,其它遗传背景基本相同的一组品种。聚合品种:多个抗性基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