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宁波服务贸易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后危机时代宁波服务贸易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ID:457297

大小:4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08-04

后危机时代宁波服务贸易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后危机时代宁波服务贸易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后危机时代宁波服务贸易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后危机时代宁波服务贸易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后危机时代宁波服务贸易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危机时代宁波服务贸易发展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后危机时代宁波服务贸易发展研究随着金融危机的缓和,全球经济进入相对平稳期。当前全球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提高,服务贸易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和不少独到的见解。1理论界关于服务贸易的相关研究的历史回顾1.1关于服务贸易西方学者对服务贸易概念的探讨是从“服务”本身的概念开始的。早在1977年,霍尔(T.P.Hill)理论界所公认的服务概念。霍尔指出:“服务是指人或隶属于一定经济单位的物在事先合意的前提下由于

2、其他单位的活动所发生的变化。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即消费者单位的变化和生产者单位的变化同时种变化是同时发生,这种变化是同一的。服务一旦生产出来必须由消费者获得而不能储存,这与其物理特性无关,而只是逻辑上的不可能。”《美国和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是第一个在国家间服务协议上正式定义服务贸易的法律文件,定义服务贸易是指或代表其他缔约方的一个人,在其境内或进入一缔约方提供所指定的服务。1994年GATT《服务贸易总协定》把服务贸易定义为:“(1)从一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提供服务;(2)在一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

3、他缔约方消费者提供服务;(3)一缔约方在其他任何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的商业存在而提供服务;(4)一缔约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中国的学者探讨服务贸易是从90年代开始的。最早的代表者可能是汪尧田、周汉民教授。他们就服务贸易念曾经明确指出:“国际服务贸易在概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无形的,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符合于严格服务定义的直接服务输出与输入活动。丽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劳动力的输出输入,也包括无形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的交易活动,如卫星传送与传

4、播、专利技术贸易等。”81.2国外关于服务贸易的相关研究为了建立服务贸易的纯理论,各国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西方经济学家主要从两个方面作了尝试,一是尝试建立独立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新的服务贸易理论;另一个探索方向是运用既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进行解释和分析,试图将商品贸易理论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实现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一体化和一般化。国际上对于贸易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陈双喜,魏巍,冯琳.国际服务贸易[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8).第一为“适用论”,认为传统货物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适用

5、于服务贸易。大多数学者,例如迪尔多夫(AlanDeardorff,1984)、桑普森;斯内普(1985)、塔可(K.Tucker)和森德伯格(M.Sundberg)(1988)等经济学家赞同将比较优势理论加以适应性的修改基本能用于解释国际服务贸易这个观点。第二为“不适用论”,例如马库森(J.Msrkusen,1986),基尔兹克斯基(H.Kierkowski,1987),琼斯(RonaldJones)和基尔兹克斯基(H.Kierkowski)(1988)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基于完全竞争前提下纯理论,而现实

6、中的垄断竞争、产品差异化,尤其是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应该用新贸易理论来解释。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R.Krugman,1996)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提出的贸易模型不仅导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因素,而且还兼容了传统比较优势,他认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能够解释产业内贸易,而规模经济和与国际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相联系的国际产品差异可以更好地解释增长迅速的工业国之间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这种状况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尤为明显。第三是“改进论”,为大多数国际经济学家所认可。认为科学技术革命已改变

7、或正在改变传统服务商品的特性,国际贸易原理的合理内核适用于服务贸易。但由于服务自身客观存的特性确实使得商品贸易理论的解释力不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能完全套用,需要进行模型的扩展和修正。事实上,许多学者也在不断地对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应用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服务贸易领域同样存在。1990年,伯格斯将服务和技术差异因素引入传统模型用于分析国际服务贸易,以主流贸易理论中的H-O-S模型为基础,进行了简单的修正,得到诠释服务贸易的一般模型。此外,萨格瑞也将技术差异因素引入H-O-S模型进行扩展,分析

8、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克莱维、巴格瓦蒂等人通过两要素一般均衡模型解释服务价格的国际差异,以分析服务贸易发生的基础,认为各国要素禀赋不同导致的服务价格差异可能是服务贸易产生的坚实基础之一。二战后,国际贸易出现了传统的H-O-S8模型无法预示和解释的格局,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两个全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新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1.3国内关于服务贸易的相关研究国内对服务贸易研究与国外基本一致,前期主要是对西方理论研究成果的介绍性研究上。后来随着G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