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研究【文献综述】

后危机时代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研究【文献综述】

ID:457299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4

后危机时代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后危机时代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后危机时代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后危机时代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后危机时代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危机时代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后危机时代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研究对外贸易是一国国内市场不断外延和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保证条件,并与消费、投资构成了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宁波对外贸易的发展,己成为拉动宁波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为宁波面向国际化和工业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规模、数量和货物贸易来看,宁波是外贸“大市”,但从人均、结构和服务贸易来看,宁波是外贸“小市”,从出口商品附加值、自有品牌出口比重、贸易利益分配、贸易摩擦、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来看,宁波还称不上外贸“强市”。自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宁波对外贸易增速己有所放缓,

2、在这次危机中,最容易被市场淘汰的显然是出口附加值低和缺乏技术、品牌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竞争参与者。因此,转变宁波市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具有必然性和迫切性。1国外研究现状经济发展理论在西方的经济理论研究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理论可理解为是随着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国外文献中,经济发展模式被视为与经济发展方式同义,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认为指出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以工业发展为

3、前提,应建立一种制度,市场自由配置,对外贸易不加干预,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全面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提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理论可以解释为较早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罗斯托在(1988)提出,一国经济发展分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准备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代替了生产力为标准的社会阶段的划分,对一国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起了指导作用。杨小凯在(199

4、1)中认为促进分工与交易以及知识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极为重要。一国的制度创新,应当向促进分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为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微观基础。热若尔·罗兰(2002)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特指中国、前苏联和东欧等非市场经济国家转入市场经济国家特有的现象。5认为主要基于资本积累的经济发展方式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经济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MichalKejak(2003)基于Lucas-Uzawa框架构建了可持续和不可持续的两种,经济发展特征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

5、模型显示了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即要素投入驱动型增长;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表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即技术创新型增长。该模型表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金达铱(1997)通过分析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的初期条件以及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得出韩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有:有效地利用丰富的劳动力和外资,引进技术;施行农业优先和以出口为主导的工业化政策。不利的初期条件:南北分裂的情况;繁重的开发计划;在权威主义的争斗下发展经济的政策等等。俄国经济学家奇布里科夫(199

6、6)认为经济发展模式是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方面保证经济运行构成因素的总和。其性质包括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心理的和宗教的等等方面,构成因素的组合是极为复杂和成分各异的。美国哈佛大学T.Khanna(2003)比较中国和印度发展模式的异同,并认为印度的模式更好。具体来说,印度注重培育本国企业,印度本土的企业家借助国内高效率的银行和资本市场;而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外国投资,FDI替代了国内民营资本,民营企业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2国内研究现状从国内近几年的相关学术研究来看,关于外贸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

7、方面:(1)转变外贸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2)对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3)实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4)对宁波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2.1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含义谷志红,牛东晓等(2005)通过建立模型对我国对贸易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指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标有经济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从而得出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就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傅自应(2006)认为,推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实际上5要改变传统的对外贸易指标体系,改变考核方式,引导政府和企业

8、以平常心看待速度和规模,将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的提高;张松涛(2005)认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必须改变传统的对外贸易指标体系,评估和考核方式要有利于调整贸易结构、有利于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有利于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从创汇为目标向质量效益为目标转变。刘跃奎(2008)认为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