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

ID:45742437

大小:58.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7

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_第1页
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_第2页
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_第3页
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_第4页
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 二 语 文 试 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卷。一、(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 (    )A.亢旱    伉俪 引吭高歌    沆瀣一气B.分娩    央浼 力挽狂澜    冠冕堂皇C.歼灭    忏悔 纤尘不染    安土重迁D.蝉联    禅让 殚精竭虑    箪食壶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沏茶 忖度 尘芥 惴惴不安  B.梳妆 蹙缩 原委 蘖根祸胎C.唐突 咂摸 亵椟 举案齐眉  D.尴尬 舆洗 窈窕 一愁莫展3.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陈奂生身上,既体现了新时期农民的精神面貌,又________着阿Q精神的某些烙印。  ②达官贵人来裕泰茶馆意在寻些逸闻鄙事,三教九流更是把这里作为________的场所。  ③窦娥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愿,竟一一_________,正可谓“悖乎事理而顺乎人情”。A.保留 交易 兑现  B.保存 交流 应验  C.保留  交流 应验   D.保存 交易 兑现4.下列各句所使用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漫步在武当的山阴道上,风景络绎不绝,使我们应接不暇。B.许多人做不好事情的重要原因是,缺乏通盘考虑,顾此失彼,目无全牛。

3、C.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为“人间天堂”实不为过。D.校门口的小摊贩市场在被取缔不到一周后,又东山再起,再次喧闹起来。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梅家的一个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B.周朴园听出侍萍的无锡口音后,便问起往事,称当时的侍萍为“梅小姐”,说她“很贤慧,也很规矩。”C.周朴园说:“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D.《牡丹亭》把梦幻和现实融为一体,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有力地揭露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4、的一项是()A.我们鉴赏一部小说,不但要透过故事情节仔细寻味生活这棵常青的大树的根,而且要在故事情节的枝枝叶叶上感受作者的匠心。B.京剧缺少观众就会影响整个剧种的存亡,这简单的事实充分说明了创作与欣赏是密不可分的。C.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4个小时惊心动魄地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中,保住了大坝,终于战胜了洪水。D.微笑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表情,它证明了你内心不带虚饰自然的喜悦,你的快乐情绪马上会影响你周围的人,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二.(12分)  在我们看来,小说总得有比较细致的艺术描写,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但在唐以前,神话、寓言不用

5、说了,即便是历史散文,也往往只有人物性格的一刹那的闪光,只有故事情节的某些片断富有文学意味,因而只能说是孕育着小说的因素,不能把它们径直地称为小说。同样,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除了少数有稍许细致的艺术描写之外,大都是简单粗略的“残丛小语”。即便其人物性格有一刹那的闪光,即便其故事情节的某些片断富有文艺性,也只能算小说的雏形或嚆矢,也很难径直地称为小说。我们顶多可以把其中极少数故事称为“小说”,顶多只能说魏晋南北朝出现有极少数“粗陈梗概”的小说,不能把这些故事全都叫做“小说”。正如我们不能把神话、寓言、历史散文与小说混为一谈一样,我们也不能把“故事”和“小说”混为一谈。

6、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作品称为“故事”是可以的,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故事称为“小说”恐怕是不大确当的。  严格说来,中国小说的正式形成是在唐代。唐以前只能算小说的萌芽阶段。唐代的传奇才是名副其实的小说。在故事情节上,它由过去那样的随笔、杂记式的记录或简短零星的“残丛小语”,变成了篇幅较长的细致描绘、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相当完整的艺术结构。在人物刻画上,它由过去那样的不注意人物性格或只有性格的一刹那闪光,变成了比较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心灵的描写。在作品内容上,它也由以怪异扩大到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一句话,唐代的传奇,具有完备的短篇小说形式,无愧于“小说”称号。明代胡

7、应麟说:“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所谓“作意好奇”,就是有意识地进行虚构和创造,不拘泥于事实的记录。鲁迅说:“小说到了唐时,却起了一个大变迁。……六朝时之志怪与志人底文章,都很简短,而且当作记事实;及到唐时,则为有意识地作小说,这在小说史上,可算是一大进步。”唐大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终于正式形成了,标志着我国小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终于由萌芽成长为大树,标志着前人著作中孕育的小说因素终于形成了“小说”这样一个新型的文学体裁。7.作者说“笼统地把那些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