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战略分析【文献综述】

浙江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战略分析【文献综述】

ID:457595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4

浙江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战略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浙江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战略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浙江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战略分析【文献综述】_第3页
浙江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战略分析【文献综述】_第4页
浙江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战略分析【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战略分析【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浙江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战略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发展迅速,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经历过五次跨国并购的浪潮后,其内涵更具有时代性,各家学派理论更是层出不穷。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发展中国家也拥有了适用本国经济特征的跨国并购理论,中国也不例外。但如何更好的进行跨国并购,仍然是各国最重要的课题之一。1什么是“跨国并购”——关于跨国并购概念的理解关于跨国并购,经济学界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值得注意的是,跨国并购之“并”与“购”的涵义是严格有别的:“并”即兼并(Merge),指分属于不同国家(或经济体)的企业通过资产合并与重构建成一家新企业的

2、过程;“购”即收购(Acquisition),指境外企业通过收买境内企业直接进入目标投资国生产与营销系统的过程。世界银行有关研究提出,只有取得目标企业控股权的跨国收购,才可以视为跨国并购,而在一般情况下要取得目标企业的控股权,所收购的股权至少应占总股权或总资产的10%。因此,世界银行将跨国并购定义为:以获得别国企业控制权为特征的产权交易行为。但这种交易,往往涉及到或直接导致FDI(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动。我国学者史建三(2007)将跨国并购定义为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仅从经济意义

3、上讲,收购只是兼并的一种实现方式,兼并和收购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是一致的,特别是对上市公司的兼并往往采用收购方式。因此二者是不可分的,常把它们合称为并购。2企业要不要进行跨国并购?——几种理论观点的回顾垄断优势理论(2007)。斯蒂芬·海默首创垄断优势论,认为企业的垄断优势和国内、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跨国公司必须要拥有某种垄断优势,使得企业足以抵消所面临的劣势,并保证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取丰厚利润。邓宁19775年发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多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以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内部化三理论为基础,将三者紧密结

4、合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其理论核心是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日本学者小岛清的“产业边际扩张理论”(1978),运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比较成本差异的原理来分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上所提出来的,主张应按照“边际产业”的顺序进行直接投资。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是以发达国家及其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跨国对外直接投资发生的动因。但是,1970年代以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及其企业纷纷走上了跨国发展的道路,很多学者以发展中国家及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关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跨国国际

5、直接投资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2010)。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拥有为小市场服务的生产技术,能够满足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的需要。因此,发展中国家企业可以利用其小规模生产技术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技术地方化理论(2004)。拉奥在《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中指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可以对外国技术进行消化、改进和创新,从而使得产品更适合自身的经济条件和需求。这种对技术的消化、改进和创新给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3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跨国并购?——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郑小芬(2009)认为,跨国并购的动因是指跨国公司实施并购行为的动机和目的。跨国并购行为面

6、临不同的东道国、行业和目标公司,其具体动因也存在较大差别。因此,跨国并购是多动因综合推动、动态平衡的结果。按照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1977)的论述,企业可以通过加快库存、销售、生产的速度,提高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所谓的速度经济性。联合国的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认为,速度经济性是推动跨国并购最重要的动因。根据李莆英(2007)对于跨国并购动因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东道国股票市场低迷、汇率下降引起目标公司价值低估是推动跨国并购的一个重要动因。例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疲软,股市低迷,就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者。大肆低价收购目标企业,能获得价值

7、低估的资产。按照著名学者袁泉(2007)的论述,获得规模经济性是跨国并购重要的动因之一。目前,跨国公司的R&D支出较高,庞大的技术开发费用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分摊技术开发成本,实现技术的规模经济性。5根据世界投资报告(2007年),未来20年内,中国工业化进程所需的石油、天然气将至少出现上亿吨的供给缺口。由此,很多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获得无形或有形资源。王艳(2007)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一些行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投资趋于饱和。在国内市场容量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将视角转向国外,而海外并购就是开拓国际市场的有效方式之一。4企业进行跨国并

8、购会碰到什么风险?——跨国并购风险论述叶建木、王洪运(2004)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