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复习》PPT课件

《高考诗词复习》PPT课件

ID:45768846

大小:329.84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1-17

《高考诗词复习》PPT课件_第1页
《高考诗词复习》PPT课件_第2页
《高考诗词复习》PPT课件_第3页
《高考诗词复习》PPT课件_第4页
《高考诗词复习》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诗词复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词鉴赏题初探——高二上期末复习2010.1考试目标(09新考纲)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和作者,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诗词鉴赏步骤:读三看一看题目二看作者三看注释分类别、明特点1.写景抒情诗2.托物言志(情)诗3.怀古咏史诗4.即事感怀诗5.思乡怀远诗6.边塞征战诗诗词鉴赏步骤:读1.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2.情感、象征意义3.评论,幽情,借古讽今

2、4.从何事中触发了怎样的情怀。5.景物特点;想象创造了怎样的意境。6.歌颂河山,讴歌精神(包括他们的乡愁、离恨),赞颂正义,控诉残酷。理脉络、抓主旨可以用“起、承、转、合”来“理脉络”诗词鉴赏步骤:读明确题型1.直接问写了什么景(事)2.直接问抒了什么情3.解说情景之间的关系诗词鉴赏步骤:写看门道,说好处1.析诗眼、析炼字2.辨虚实、辨动静3.赏化用、赏用典4.品对衬、品辞格诗词鉴赏步骤:写1.学习积累鉴赏术语,灵活运用常见的鉴赏术语。评价思想内容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

3、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发出……的感慨,等等。表达技巧方面:诗眼、炼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用典、对仗等。修辞手法方面:①比喻②比拟③借代④夸张⑤对偶⑥排比⑦反复⑧设问⑨反问2.借鉴高考题的经典答案表述,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要区分几个概念,明确答题的角度,如问“表达方式”,则答叙述、描写(虚实、动静)、议论、抒情、铺陈等;如问“修辞手法”,则答所运用的修辞格;如问“艺术(表达)技巧”,则答想像、联想、衬托(正

4、衬或反衬)、对比、象征、用典、起兴、化用、含蓄蕴藉等。诗词鉴赏步骤:写常见题型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

5、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

6、,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

8、“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