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析检查阶段需要把握的

关于分析检查阶段需要把握的

ID:45775563

大小:86.24 KB

页数:67页

时间:2019-11-17

关于分析检查阶段需要把握的_第1页
关于分析检查阶段需要把握的_第2页
关于分析检查阶段需要把握的_第3页
关于分析检查阶段需要把握的_第4页
关于分析检查阶段需要把握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分析检查阶段需要把握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惠州市推进科学发展“十个实践规则”和“市民践行科学发展观守则”(征求意见稿)惠州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创新组2008年7月4日页码序号题目1惠州市推进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实践规则33惠州市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践规则184惠州市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实践规则……255惠州市推进全民创业实践规则30惠州市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践规则377惠州市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践规则448惠州市推进平安和谐建设实践规则519惠州市拓展与保障市民政治权益实践规则5810惠州市推进“科学发展好班

2、子”建设实践规则6511惠州市城乡居民践行科学发展观守则72惠州市推进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实践规则(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科学发展的“惠民之州”,切实推进和有效保障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特制订如下实践规则。第一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来,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本规则中的民生,主要包括教育、就业、分配、医疗、住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与人民

3、群众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内容。第二条: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民生的比重,构建“民生财政”。坚持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共财政支出重点向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领域倾斜,新增财力的70%以上投入民生。①从2009年起,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至2011年达到39%。②全面保障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确保县(区)内城乡教师收入“两个基本持平”,鼓励创建省教育强镇、教育强县(区),对成功创建省教育强镇、教育强县(区)的,由市政府分别一次性奖励100万元、300

4、万元。③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就业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免费职业介绍、免费职业技能鉴定、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和其他促进就业工作。④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基层卫生建设资金,专项用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卫生站业务用房建设和医疗设备购置、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培训,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环境和医疗服务水平。⑤全面保障“全民医保”所需财政补贴投入,逐步提高筹资标准、财政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设立1000万元以上的物价平抑基金,用于补贴低收入困难群众。⑥确保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资金的需

5、要。第三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确保“学有所教”。①实施“教育强市推进计划”。惠阳区于2008年、龙门县于2009年建成省教育强县(区);惠城区、博罗县和大亚湾区于2010年建成省教育强县(区);惠东县于2011年建成省教育强县。全市力争2011年进入省教育强市行列。②实施“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通过城乡学校结对子、建立“走教巡教”制度和送优质教育下乡等活动,帮助农村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至2011年,90%以上农村学校纳入“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100%的村小学和教学点纳入“巡教制

6、度”覆盖范围,85%以上农村学校接入“教育信息网”。③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计划”。2009年,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市户籍人口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至2011年,成功创建10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10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高中阶段优质学位占总学位80%以上。④实啟“贫困生资助计划”。城乡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和中职国家助学金计划,加大对城乡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得到资助,全将在惠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我市教育发展规划,纳入教育经费预算。坚持“流入地为主、

7、公办教育为主”的原则,努力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接收外工子女就读的数量和比例,并按照实际在校生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方针,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到2011年,在惠的适龄外来工子女100%享受与惠州户籍儿童同等的义务教育。市无因家庭贫而報学学生。⑤实施“外来工子女就地入学计划”。第四条: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确保“成有所业”。①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各类职业技能和就业培训,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初中毕业流入社会学生和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提高各类劳

8、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从2008年起,全市技能型农民的比例年均增长3%以上,每年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万人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领取再就业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年均提高5%。到2011年,全市共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以上,技能型农民的比例达到60%以上,全市非农就业比重73%以上,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0%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领取再就业证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人员实现就业或再就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