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含解析)

ID:45847109

大小:189.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1-18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阳市2017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数

2、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提供了条件B.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发展与交流D.“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与政治发展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可知文化没有实现统一,所以排除A;由“基本上差别不大”、“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可知出现了文化统一的趋势,与当时的政治发展趋势类似,所以B符合题意。争霸战争对文化的促进和

3、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局面都没有体现,排除CD。故选B。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2.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A.儒家、法家B.儒家、道家C.墨家、儒家D.法家、道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对材料阅读分析,唐太宗主张治国“以人为本”“无为、无欲”,结合“百家争鸣”所学,分别体现了“以人为本”-----儒家思想,“无为、寡欲”–体现的是道家的主张。故选

4、B。法家思想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维护统治;墨家则是主张兼爱、非攻,因此ACD均与题意不符。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与道家思想。3.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创立了“天人感应”说,颠倒了大自然和精神的关系。他还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构建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体系,加强了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精神枷锁对人民的束缚。这实质上A.是为了儒家学说的发扬光大B.反映了儒家学说兼收并蓄、与时俱进C.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神圣不可侵犯D.为君主代表天意进行独裁统治提供理论根据【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董

5、仲舒的“天人感应”宣扬君权神授,神化皇权,为君主统治披上了神圣的外衣。再结合材料“构建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体系,加强了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精神枷锁对人民的束缚”可以得出董仲舒学说的实质是为君主代表天意进行独裁统治提供理论根据。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天人感应”这一概念的内容和影响,再结合材料即可得出正确答案。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影响,作者认为其A.推动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B.促进了儒

6、学的政治化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答案】A【解析】朱熹的思想吧三纲五常上升到天理角度,实现儒学的世俗化,材料“朱熹……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可以看出,朱熹的贡献是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故A正确;政治化、哲学化和宗教化均不是材料反映主旨,排除。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

7、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理学并不仅仅……是全新的创造”阐释的是理学,而“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故A项排除;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故B项正确;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故C项排除;汉代以后儒学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故D项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