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测评 湘教版必修2

2018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测评 湘教版必修2

ID:45849194

大小:2.03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18

2018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测评 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8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测评 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8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测评 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8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测评 湘教版必修2_第4页
2018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测评 湘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测评 湘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读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区分布图,完成第1~2题。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区分布图1.下图表示气候干旱与荒漠化发展的因果关系,方框内数码表示的内容是(  )                A.①风沙活动频繁 ②气温日较差大 ③流水作用微弱 ④生态环境脆弱B.①流水作用微弱 ②地表植被稀疏 ③风沙活动频繁 ④生态环境脆弱C.①流水作用微弱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流水作

2、用微弱 ④风沙活动频繁D.①风沙活动频繁 ②流水作用微弱 ③地表植被稀疏 ④气温日较差大2.甲、乙所在大洲是世界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其原因是(  )①河流短小,径流量缺乏 ②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广布③地形平坦,地表对风沙阻挡弱 ④沙漠、戈壁广布,地表多疏松物质 ⑤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⑥来自其他大洲的环境污染转移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②④⑤解析第1题,气候干旱导致降水稀少,因此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缺水导致植被稀少,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大风加剧风沙活动;以上因素造成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为荒漠化发展提供自然条件。第2题,非洲和亚洲有面积广大的干旱、半

3、干旱气候区,多大风,地表荒漠广布,加之社会经济发展落后,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等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植被破坏,加剧荒漠化发展。答案1.B 2.D导学号52084075图甲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乙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第3~4题。3.图乙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有(  )①坡地垦田 ②围湖造田 ③林地利用 ④果园开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对于该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湖泊淤积,调蓄功能增强 ③环境污染 ④下游洪水威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对照

4、甲、乙两幅图可以看出,甲图中500米等高线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在图乙中却分布有耕地,属于陡坡开垦;对照甲、乙两图,不难发现乙图中湖泊面积缩小,且周围分布有较多耕地,因此主要是围湖造田造成的。第4题,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如陡坡开垦,会导致水土流失,造成湖泊淤积,调蓄功能减弱,造成河流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产生洪涝灾害。图中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造成生态破坏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3.A 4.D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据此完成第5~6题。5.“倒

5、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A.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B.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6.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A.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暖,利于繁殖B.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C.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D.地势低平,利于筑巢解析第5题,根据纬度,图示地区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由于此处吹离岸风,沙流吹入海中,形成这种“倒沙入海”奇景,A项对。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不能形成“倒沙”的景观,B项错。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影响

6、,不是形成原因,C项错。与人类填海造陆无关,D项错。第6题,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受离岸风影响,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C项对。受寒流影响,沿岸气候较同纬度地区凉爽,利于繁殖,A项错。附近景观以沙漠为主,B项错。地势低平,沙滩不利于筑巢,D项错。答案5.A 6.C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经历了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后工业时期;人地关系思想也先后出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天人相关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据此完成第7~8题。7.“愚公移山”的故事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定胜天论C.天人

7、相关论D.和谐论8.“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可持续发展论B.人定胜天论C.天人相关论D.地理环境决定论解析第7题,“愚公移山”体现了人类战胜自然的勇气和人定胜天的思想。第8题,“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天论》中的理论,体现了天人相关的思想。答案7.B 8.C作为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的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当地分布着面积较广的稻作梯田(见右图)。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宜人。当地在政府引导、企业帮扶下,形成了“稻—鱼—游”的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据此完成第9~10题。

8、9.形成该生态产业模式的主导因素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