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

2019《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

ID:45857648

大小:48.24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9-11-18

2019《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_第1页
2019《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_第2页
2019《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_第3页
2019《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_第4页
2019《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  初中科学【八上】【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  目录第1节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41、模型——42、符号——2第2节神奇的激素——51、分子是什么构成的——42、不同的分子——23、粒子的大小与质量——4第3节神经调节——6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22、揭开原子核的秘密——43、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44、带电的原子—离子——3第4节动物的行为——41、元素的种类——42、元素的分布——4第5节恒定的体温——61、元素符号——32、元素周期表——3    1  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2、  【知识点总结】  1、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1)影响生物行为的因素很多,其中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气压、湿度、食物等)与生物行为有  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a.青蛙、蛇、熊的冬眠,是对寒冷的冬天缺少食物、低温的一种适应。  b.燕子低飞要下雨,是因为下雨前气压比较低,昆虫无法飞高。所以下雨前,燕子的低飞现象是受环境因素中的食物、气压的影响。  c.蚂蚁堵洞将下雨,于空气的湿度比较大,蚂蚁能感受到空气湿度的增加,为了防止雨水流进洞内而有了堵洞的行为。  d.猫头鹰和老鼠都是昼伏夜出。影响这种行为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和温度。2)生物节律性行为:是对环境的某

3、些节律性(如昼夜节律、月周期节律、潮汐节律、季节节律等)刺  激作出的反应,或叫生物节律,又叫生物钟。a.猫头鹰、老鼠等昼伏夜出昼夜变化节律;  b.候鸟的迁飞、鱼类的洄游、动物的生殖,每年具有固定的时间季节节律;c.鱼的繁殖月相变化节律。  2、植物感应性现象  1)植物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  a.向光性:植物的茎向阳光充足的方向生长,一般低等、幼嫩植物的向光性反应较快;b.向地性: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根尖、茎尖的向地性最为明显;c.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分充足的地方生长;d.向化性: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4、  e.向触性:植物对机械运动作出的反应;是指植物的卷须会向所接触的物体快速弯曲生长(如豌豆、葡萄的卷须等)。f.向热性:植物对温度作出的反应;2)探究植物的向性  a.含羞草的感应性实验。  [课前准备]两盆含羞草,A盆放在黑暗处,B盆放在阳光下。  [实验1]将含羞草A盆从黑暗中取出,与B盆同放阳光下。  观察:A、B盆含羞草复叶的形态及变化。  现象:黑暗处放置的A盆含羞草叶柄下垂及复叶闭合,放到阳光下复叶很快地向上伸展。  结论:含羞草具向光性。  [实验2]用力敲过的音叉放在含羞草的上面,音叉轻碰羽状小叶。  现象:含羞草的叶柄下垂,复叶闭合。  结论:

5、含羞草具向触性。  b.蚕豆发芽后茎、根的生长情况。  [课前准备]按课本图3—9实验,建立对照组,甲瓶竖放。  乙瓶先竖放生长几天,再横放生长几天。  现象:乙瓶横放后,茎从横向转成向上生长,根从  横向转变成垂直向地生长。  结论:豆芽茎、根的向地性。  [讨论]如何用实验证明植物的根具有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反应。  [课内补充例题]  2  [例题]植物的根不仅具有向地下垂直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并且还有向较潮湿的地  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即植物具向水性。请你对植物的向水性提出假设,实验探究。  [解析](1)提出假设:植物的根具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的感

6、应性现象。  (2)建立对照组:取两盆生长情况一样的蚕豆苗,分别标上A和B,在A盆  的植株四周均匀施水,在B盆的植株的一个方向处施水。放置一周后,轻轻去掉泥土,观察植株的根的分布。试回答:  a.其中作为对照组的是A盆蚕豆苗;  b.在图3—1的方框内用文字或图画表示A、B盆中植株根的分布情况。  (3)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3、题型总结  1)影响生物行为的因素;2)生物节律性行为;3)植物的感应性;【同步练习1】  1.大雁总是在每年的冬至,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南飞。影响大雁定期南飞的因素,是自然界的哪一种节律性变化  (C)  A.昼夜变化节律  B.

7、月相变化节律  C.季节节律  D.以上三个同时作用  2.中科院科学考察组,在考察云南天坑时,在天坑的地下河中发现了新的物种——盲鱼。影响地下河里的鱼视力退化的环境因素是  (B)  A.温度  B.光照  C.大气压  D.水质  3.家养的小白兔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换毛,春季将浓密的毛褪去换上一身较稀疏的毛,而在秋季刚好相反。使小白兔具有上述节律行为的是环境变化中的哪一节律性变化规律,影响小白兔换毛的环境因素是什么因素。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B)  A.昼夜变化节律、光照和温度  B.季节节律、温度  C.月相变化节律、温度  D.以上三个都是正确的  4.许

8、多鸟类都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