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考点归纳整理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考点归纳整理

ID:45871107

大小:132.2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8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考点归纳整理_第1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考点归纳整理_第2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考点归纳整理_第3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考点归纳整理_第4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考点归纳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考点归纳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考点归纳整理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4、孝文帝改革复习建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孝文帝改革方面,主要从民族融合的角度,考查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以及分析改革的影响。同时注意思想方面的三教合流,这也是不错的出题角度。知识清单三国两晋朝北朝(220~581年)时代特征国家的长期分裂,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政治国家长期处于①局面,朝代更替频繁;北魏②等顺应民族融合趋势,进行改革经济③、④等先进生产方式继

2、续向边疆地区推广;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文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出现⑤的局面参考答案:1、①分裂,②孝文帝,③铁犁,④牛耕,⑤三教并立考点聚焦考点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一)总体局面——国家长期分裂,朝代更替频繁经历了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十六国与东晋对峙,南朝与北朝对峙。图示如下:(二)三省体制的逐步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渐形成三省体制。(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用

3、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作为选官标准。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因此他们往往不注重才能。而才能出众但出身低微的人则很难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这种制度已无法继续。(四)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趋势。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由于北魏政权文化落后,制度草率,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为巩固统治,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先后进行改革。2.内容(1)概况前期——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俸禄制。转折点——迁都洛阳。后期——汉化政策(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2)四项新制①俸禄制(整顿吏治

4、)背景:官吏无俸禄,任意搜刮,吏治黑暗,加深矛盾。内容: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严厉惩治贪污。作用:吏治好转,缓和矛盾,农民安心从事生产。②均田制(土地制度)背景:长期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大量无主荒地。内容:政府将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土地不得买卖。作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获得无主荒地,提高生产积极性,推动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兼并;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转化为定居的农耕居民;保证政府赋税收入和劳役的征派。③租调制(赋税制度)前提:均田制的推行。内容:农民以

5、户或人口多少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租)、绢帛(调)等。作用:改变赋税征收的混乱现象,减轻农民负担;增加政府收入。④三长制(基层行政组织)目的: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内容:设邻长、里长、党长,负责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作用:健全基层政权,完善行政体制,取代宗主督护制,保证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3.意义推动北方经济迅速恢复与繁荣,加速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促进民族大融合。【典型例题】1、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6、”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  )A.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B.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C.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解析:均田制是国家把无主土地分给农民使用,而不是分地主土地,A项错误;从“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的目的是限制地主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故B项正确;C项“完全”过于绝对;均田制有关于如何授田的明确规定,D项错误。答案:B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

7、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十年(公元486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魏书》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候。然王制遂灭,偕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贪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措施是什么?

8、援引材料说明孝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2)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内容、性质、重大历史意义方面的相似之处。解析:本题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等,第(1)问根据材料一回答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措施和改革原因,根据材料,核心措施是实行均田制。材料中的原因应是“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大意是:现在百姓生活困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