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生活教学策略探析

思想品德课生活教学策略探析

ID:45921069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思想品德课生活教学策略探析_第1页
思想品德课生活教学策略探析_第2页
思想品德课生活教学策略探析_第3页
思想品德课生活教学策略探析_第4页
思想品德课生活教学策略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课生活教学策略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而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了要“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即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思品课堂呢?我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几点做法,与同行一起探讨:一、课堂导入生活化,引导学生走近生活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木好的小说加上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

2、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会目不离屏。同样,导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本节课的教学成败。好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为此我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初步感悟木节课的内容。如在导入“珍爱生命”时,我列举了最近几年出现的“偷猎藏羚羊事件”、“活取熊胆事件”以及有关大学生为志愿保护可可西里献出年轻的生命,有人抛家舍业收养流浪狗这两组正反相对的案例,以鲜明的反差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引导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的情怀。又如,在教学《我爱我家》时,我

3、让学生一起分享各自名字的故事。学生的兴趣马上就来了,纷纷发言介绍自己的名字。通过交流,他们深深感悟到家人对自己的爱。在此基础上,我导入新课:“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人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那么,什么是家呢?怎样让爱住进我家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了新课的教学活动。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才能,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组织课堂教学形式生活化,就是提倡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所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

4、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我经常采用小组讨论、课堂辨论、图片展示、课堂小游戏、音乐欣赏、小竞赛等形式组织教学。在这些丰富多彩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丰富、人格的完善得以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化为可能。比如,学习“学会与父母沟通”时,我让一位学生谈自己与父母相处过程中的各种烦恼,教师扮演家长讲述做家长的烦恼,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寻找造成与父母沟通困难的原因,并在“家长”和学生互动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进行心灵沟通。又如,在讲授《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课时,笔者列举了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案例,并用多媒体图片展示了

5、生活中可能岀现的一些现象:如火灾、晚上被不法青年跟踪、交通事故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应对这些状况。这时笔者走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讨论的情况,并适时地结合教材内容,加以引导,随后让他们派出代表进行发言,我再进行补充和总结,并明确指岀当意外险情或侵害发生时要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保护自己,这样本课的教学内容就在多种教学方式中完成了。可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三、巧用作业,变“小课堂为大社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因此,

6、我在设计作业时,注重贴近社会实际,把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结合,引导学生去实践、去思考,使他们的知识转化为技能,锻炼他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后,我布置了一个调查作业,调查的主题是国家出台“限塑令”后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学生经过调查发现,虽然国家出台了“限塑令”,但效果并不理想。对此,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以全校师生的名义向市民发起一份“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的倡议;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向市民作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义务宣传活动;向政府机关建议,加大监管力度等。这样的作业,使思品课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书本知识与

7、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更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让他们承担起关爱社会的重任。这就充分体现出思想品德“小课堂大社会”的特点。四、课后探究活动生活化,引导学生探究生活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后探究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扩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到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好课后探究这一栏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