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ID:45921486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_第4页
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屮,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关键词:数学教学;活动;体验;探究能力屮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271-01自主探究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对数学的情感,特别是冇助于学生探

2、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谈谈我的儿点感悟与体会。一、营造“问题”,引入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情境开始的。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起点,学生探究的热情往往来源于探究的内容。在教学过稈屮,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有意识地营造“问题”的氛围,提出具体问题,为学生创设更多探究学习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投入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去。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练习中见到的都是一些规则的立体图形,而生活中有时需要知道一些不规则的立体图

3、形的体积。课上,我给每一组同学发了一个马铃薯,要求他们想办法计算马铃薯的体积。问题一提出,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有的量,有的算,还有的学生在静静地思索。他们要把牛活屮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这就要他们综合地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学生的思维积极地“行动”起来,想出了一个乂一个奇妙的方法。二、组织活动,完成探究探究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设计并组织能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主探究。“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

4、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要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亲自去探究。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及对称图形-课,我是这样设计活动的:1、引导分类,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首先教师通过分礼物的情景,让学生进入探究高潮。这份礼物里有四个对称图形和一个不对称的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再动手折一折,比一比,说说有什么发现后把它们分类,并在小组内交流。汇报分类方法,当有学生说出把梳了分一类,老虎、蝴蝶、树叶、七星瓢虫四种图形分一类时,引导

5、全体学生再次观察、操作,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确实都是一样的而且大小相等。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接着电脑验证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什么是对称图形O2、认识对称轴然后,教师通过让学生找藏在对称图形里的一位刖友一一线,请同学给这位线朋友取名字等系列活动认识对称轴。电脑演示对称轴,最后,教师示范画对称轴。3、(接着)巩固深化,拓展延伸(本环节教学,不经教师提示而直接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看一看后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第二次观察、比较、分析,在充分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亲历探究过程。同时突出重点,突破了难点。)整堂活

6、动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牛为主体,教师是学牛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的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三、卞体体验,延伸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教学过程,体验学习内容,让学生获得经过自L1艰苦探究,掌握数学知识后愉快的情感体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拥有取得成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

7、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当学牛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受到挫折时,教师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后进生,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诱导,帮助他们走向成功,让他们勇于探究。如:二年级关于“分米的认识”,我是这样设计活动让学生进行体验的:活动一:请两名同学配合测量黑板的长度、讲台的高度。学生测量的结果是:黑板长3米23厘米,讲台高90厘米。针对学生的测量结果,教师讲述为了记数的方便,通常要用到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比

8、厘米大,比米小,它就是分米。在这一活动情境中,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并让学生在测量具体物体的猜测中引入新课。活动二:教师出示刻有“分米”的米尺(教具),请学生仔细观察上面的文字和刻度。并请一名学生在尺上找出“1分米”刻度所在的位置,然后拿出彩带请学生量出1分米的长度,用剪刀剪下来。教师再把相同长度的彩带分发给各个小组,让学生用刻度尺测量彩带的实际长度,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