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费用及盈余管理关系探究现状及述评

所得税费用及盈余管理关系探究现状及述评

ID:45921824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所得税费用及盈余管理关系探究现状及述评_第1页
所得税费用及盈余管理关系探究现状及述评_第2页
所得税费用及盈余管理关系探究现状及述评_第3页
所得税费用及盈余管理关系探究现状及述评_第4页
所得税费用及盈余管理关系探究现状及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所得税费用及盈余管理关系探究现状及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所得税费用及盈余管理关系探究现状及述所得税费用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现状与述评一、研究背景盈余管理由于其对资本市场、管理层以及投资者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管理者和国内外学者津津乐道的一件事,也是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从理论上讲,由于账面价值和计稅基础的不同,会产生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暂时性差异。相应的就会产生所对应的递延所得税科目,同时也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费用。如果企业可以通过可操纵应计利润来进行盈余管理,那么它也可以通过递延所得税来进行盈余管理。并可以通过递延所得税费用来反映。国内外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将对所得稅费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述评,以期为未来该方面的研究作出

2、一定贡献。二、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从所得税角度进行盈余管理,我们发现国外将盈余管理分为两部分:一是基于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的差异或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的盈余管理;二是基于所得税的税负,企业在衡量财务报告成本和税收成本后进行的盈余管理。国外学者的研究已经证实了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的差异能够反映管理当局操纵利润的信息。M订Is和Newberry(2011)研究发现,盈余略高于零的公司、财务困境公司、高负债率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较大。这表明为了规避所得稅成本,具有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很可能会通过增加会计收益与影视收益差异的方法对盈余进行操纵。Penman(2001)用会计""

3、稅收差异这一指标作为检测企业是否进行盈余管理的变量,研究发现如果企业利用应计项目的操纵来产生较高的会计盈余,那么该企业一定会随之确认大量的递延所得税。Revsine92002)指出,企业递延所得税的一场的正向变动时收益质量恶化的标志。虽然有些学者认为会计所得和应税所得的比率用作评价会计信息的激进性或稳健性相对有些粗糙,但他们认为递延所得税作为企业收益质量的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用的。Plesko(2002)研究认为不同报告系统的不同报告规定虽然会产生时间性差异或暂时性差异,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管理层在会计准则下确认各期见收入费用的金额比在稅法下具有更大的选择权。基于所得税的税负企业进行的

4、盈余管理。ShackelfordandShevlin(2001)在综述中提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收到所得税成本的影响。(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关于所得税和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所得稅改革之前,这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差额以及所得税优惠等方面;第二阶段为所得稅改革之后,这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所得税改革的成果、带来的影响等方面。(1)所得税改革之前王立彦、刘向前(2004)以2000年底518家A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这些企业当年以及前一年的所得税税收优惠为研究主题,揭示上市公司的非法定税收优惠的方式、持续时间和批准机构以及

5、实际所得税负,并进一步分析导致非法定税收优惠大量存在的经济和体制原因以及非法定税收优惠与区域经济和公司价值的相关性。毛新述、戴德明(2008)认为,会计制度的改革特别是稳健性原则的引入导致了我国会计制度和税收法则的分离。稅收对稳健性原则运用的激励相对较弱,只有在遵循会计的模式下。税收对财务报告稳健性原则运用的激励性作用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然而,只要遵循税法的确定性和据实抵扣的原则,税法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激励就会大打折扣。(2)所得税改革之后王跃堂、王亮亮、贡彩萍(2009)研究了所得税改革、盈余管理机器经济后果,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税收是影响公司价值的重要因素,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因就

6、是为了降低税负。税率变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市场能够有效识别,对税率降低的公司市场给出了正面的反映。他们还发现在税率降低的公司中存转贴于在着明显的避税盈余管理行为,而税率提高的公司并无明显的避税盈余管理行为,这可能与过去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过渡期有关,同时他们指出,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经济后果,对成功避稅的公司,市场给予了正面的反映。李增福、郑友环(2010)在税率变动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公司预期稅率变动的情况下,公司均进行了显著的盈余管理,而且预期稅率变动方向不同,盈余管理的方式也不同:预期税率上升的公司,主要通过真实活动操纵盈余向上;预期税率下

7、降的公司,主要通过应计项目操纵盈余向下。这些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关于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而且对税收政策的改革及政府的监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三、研究述评综观国内外文献,我们发现:国外基于稅收成本研究盈余管理的文献比较多,然而国外尤其是美国的资本市场是有效地,而我国的资本市场确实弱势有效的,所以说国外文献的结论不一定适宜于我国。我国学者基本上都是基于两个方面,从所得税的角度研究盈余管理行为:其一,基于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