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比较探究

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比较探究

ID:46438414

大小:7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3

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比较探究_第1页
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比较探究_第2页
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比较探究_第3页
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比较探究_第4页
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比较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比较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比较探究摘要:企业盈余管理问题一直备受众多学者重视,同时也成为了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企业越来越多的使用真实盈余管理操纵业绩,学者也开始将研究方向转向真实盈余管理。本文从定义研究出发,分析了两类盈余管理之间的区别、关系和抉择权衡,最后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新方向。关键词: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方式盈余管理的存在会对企业发展和利益相关者决策产生不利的影响,它已成为了学术界一大重要研究领域。以往学者对应计盈余管理较为关注,故成果颇丰。但随着相关部

2、门监管力度加大以及审计师为了避免声誉受损和诉讼风险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容忍度降低,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真实盈余管理。而大量证据也表明它已普遍存在于实务之中,应引起学者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一、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应计盈余管理普遍被认为是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或市场价值最大化而选择灵活利用会计政策以及会计估计等方式来进行的一种盈余操纵行为(Healy等,1999;秦荣生,2001;陆建桥,2002)o或者是企业管理当局通过控制对外财务报告收益信息的披露,从而诱导相关利益者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与会计数据相关契约

3、结果的行为(Schipper,1989)O而真实盈余管理是一种管理者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偏离企业最优经营活动的行为(Roychowdhury,2006;Zhaoetal,2011)o它以企业真实交易活动为手段,不但会影响企业当期的报告利润,也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带来损害(Gunny,2010)。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我们发现对于应计盈余管理的定义更多的是从“目的视角”和“信息视角”考虑的,从“目的视角”来看,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或市场价值最大化。从“信息观视角”来看,盈余管理

4、会通过改变会计数据,从而迷惑相关利益人,以达到管理当局目的。而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则突出了其特点,即具有操纵隐蔽性使得监管不易,且危害较大。二、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区别1.两者盈余操纵方式不同应计盈余管理主要是以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选择为手段对企业进行利润调整,从而达到企业或私人的某个目的(Roy-chowdhury,2006;Gunny,2010)。具体的操纵方式包括:计提或转回减值准备、计提折旧等。例如陆建桥(1999)发现,营运资金项目由于会计选择的余地较大,通常被企业管理人员用来作为盈余管

5、理工具。赵春光(2006)则发现企业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来平滑利润。70而真实盈余管理是从正常活动出发,改变企业真实交易决策,从而操纵盈余。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往往会通过降价销售、减少广告支出等费用支出、增大或降低产量、销售资产以及回购股票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例如DechowandSloan(1995)研究发现CEO在任期内最后一年为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会降低公司的研发费用开支。Bens,NagarandWong(2006)发现公司会采用股票回购方式来避免盈余降低,而通过削减公司

6、的研究支出来保证充足的股票回购资金。从两者操纵方式来看,真实盈余管理操纵手段更具隐蔽性,使得审计师难以从审计报表中发现端倪,且就算审计师发现了企业存在不合理或者不合法的操纵行为,也无法轻易改变既定的活动事实,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也难以发挥,相关部门的监管难度也越大(张金若、余倩、高洁;2015)o1.两者计量方法不同最早的应计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是Jones在1991年提出的基本琼斯模型。他认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会受营业收入和固定资产折旧两方面的影响,由此建立了最初的计量模型。随后学者考虑了销售政策与信用

7、条件、企业业绩、当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与企业过去的营业状况以及未来期待达到的水平和无形资产对应计利润的影响,依次提出了修正琼斯模型、业绩匹配模型、现金流琼斯模型和无形资产琼斯模型。学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较晚,其最早的计量模型是Roychowdhury模型。该模型从三个角度构成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度量,即操纵性现金流、操纵性生产成本和操纵性酌量费用角度。目前在实证研究中此模型被广泛使用。随后,我国学者李增福(2011)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综合指标REM,将原三个衡量指标按照对盈余的影响整合构成了总额指标,即RE

8、M=Ab_Prod—Ab_Cfo—Ab_Disce。目前,学者对于应计盈余管理的计量研究日趋成熟,模型发展越来越符合实务情况,但在实证中应依据所要研究对象的特点去选取合适的计量模型,不能盲目借鉴他人方法。而学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研究却还不够成熟,例如在现有模型下使用哪种指标衡量更为准确,是否可区分正向和负向或者应取绝对值;在中国背景下的学术研究借用Roychowdhury模型计量是否合理,模型建立是否还应考虑股票回购等等,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