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公民教育探析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公民教育探析

ID:45926178

大小:6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公民教育探析_第1页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公民教育探析_第2页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公民教育探析_第3页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公民教育探析_第4页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公民教育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公民教育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公民教育探析摘要: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公民意识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承担着向青少年传播公民知识,培养公民意识的任务。本文探讨了在初中阶段开展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教育策略。关键词:公民教育思想品德课课内外活动校园网学科教学2011年教育部印发了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思想政治课目标更为明确: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感。课程建构的基础是逐步扩展学生的生活;课程的追求是教育学生学习做敢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此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修订与时俱进地加强了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关

2、注,通过法律、国情、道德、心理健康部分的内容体现出来,还要求通过公共生活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自1790年美国开设“公民科”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公民科”或“社会科”,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一一“公民对自己在国家政治和法律生活中的地位的认识,在情感上对于所属的国家和特定社群的认同,在认知上对其自身公民角色的了解,知道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及所享有的权利。”①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积淀的是臣民观念,公民意识薄弱,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已故李慎之先生一语道破:“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一百年来成就不大,以致被称为'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第一个原因就

3、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能培养出够格的现代化公民”,“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②当前,注重公民教育是各国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课题,很多国家在面向21世纪教育报告中都把公民意识教育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必要性,1995年的《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o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滋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

4、发展。可以说,增强公民意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是落实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和具体措施。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养青少年公民意识的重任。”一、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育结构由刚性、封闭式转向弹性、开放式;师生关系由权威型转向平等和谐型、民主型;教育管理由集中封闭式转向参与式、自主式。新课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民主、平等、权责观念是十分有利的,也为初中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环境。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渐成熟,自我意识、独立感逐渐增强,开始进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因此,有计划、有组织、有

5、系统地开展公民教育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公民意识的正规化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发挥了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我国现阶段,公民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过程中时,更多体现在公民意识教育上,即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依托德育工作,尤其是学校德育课程来进行。目前,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也主要是通过思想品德课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在内容目标中具体规定:权利与义务一一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一一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懂得公正需要正

6、义,激发社会正义感;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法律与社会秩序一一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增强法律意识;认识法律在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等等。新课程标准在总体方向上明确课程的主要任务和最终目标分别为“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和“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在最终目标中,将原课标中的“好公民”修改为“合格公民”,降低了培养要求,更符合教育实际。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根据课程总目标调整的要求,在各分类目标中新增了一些具体的目标内容一一在'‘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的基础上,

7、新增加了“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的目标内容;在“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目标内容,旨在将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与全球意识相贯通。这些目标与初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具有一致性。初中思想品德课也就承担着向青少年传播公民知识、培养公民意识的任务,是初中阶段开展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二、突出课内外活动的践行环节现代德育理论普遍认为:仅依靠外界的强制和压力,道德知识难以变成自觉的道德行为。属于精神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