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家文化”的学习误区_免费下载

浅谈“佛家文化”的学习误区_免费下载

ID:45933469

大小:7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佛家文化”的学习误区_免费下载_第1页
浅谈“佛家文化”的学习误区_免费下载_第2页
浅谈“佛家文化”的学习误区_免费下载_第3页
浅谈“佛家文化”的学习误区_免费下载_第4页
浅谈“佛家文化”的学习误区_免费下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佛家文化”的学习误区_免费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佛法的智慧大海无疑是博大而精深,浩翰而无际,从而在对佛法的求证路丄,也必然是充满坎坷与勤苦的。当年禅宗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大师求法,达摩大师言「'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凡夫众生,欲求佛法,当精勤自励,依闻解起行,精进集积福德智慧资粮,方得入佛智慧,故学佛当放下自我,舍离己意,把身心都投入到佛法的实践中,切实行履,如此方有成就之H。然则百丈高楼,从地而起,千里之遥,始于洼步。对于学佛修持,初学入门,最忌因地谄曲,知见不正,这样自然会带来诸多的问题,如古德言:“因地不真,果遭迂曲”。鉴之现今初学入门者,往往见未能

2、求正,行未能踏实,而造成诸多误区。现将其现象一一列之,以规来者。一、好高鹫远、急于求成曾遇有这样的同修问我,为什么每天打坐两座,打了四十多座了,每天坚持诵金刚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等也有儿年了,还不能见到自己本来面目,真是越修越没有信心了。我问他,如果要想见本来面目,那就得对身体,对心念,对情感,对名利要放得下。回答是“虽然放不下,但我也是在很努力的修行啊”。听到这些回答,内心也不禁莞尔,心想:四十多座算什么。诵经诵了几年就想开悟,那成佛也太容易了。也曾遇有同修问,打坐已坐到心很静了,这时应怎么见道,我对他说不要谈见道,多看看自己内心贪嗔痴去了多少,得到的回答是:“哦,这样不是

3、路太长了……?”,象这类修学者,往往以为只要能念念经,打打坐,偶尔得到一点清静的境界,就是很努力修行了,就很应该可以悟道了。学佛变成了是在跟佛法做交易。本人还遇过这样的同修,读读经书,凭着世智辩聪,对经文稍有解会(甚至是依文解义,错会佛语),或者瞎猫碰到死耗子般偶然享受过一下空灵的感觉,便认为自己已经悟道,把悟道当做是很容易的事,狂得不得了。面对这些修学者,真不知如何说好。不知古人能悟道的,不仅要依深深的出离心和菩提心为基础,要有“己事不明,如丧考妣”恳切心和迫切感,放下一切该放下的,本着超然物外,不恋世缘的绝尘心态而久经寒霜,精勤不辍。并且还要対佛法般若性空或唯识妙有有了

4、殊胜之胜解正见为基础,已有观照般若智懑的相应生起,如此得解行相应,心念专注,世缘情境所不能动,于因缘时节成熟时,才能豁然大悟。而上面谈到的这些修学者,下没有发起出离心和菩提心,上还没有建立佛法胜知见,只是将心待悟或者狂性顿发,这都是属于好高鸯远,急于求成,完全不知学佛修行是修心,这样不舍得把内心贪嗔痴放下,不转化自己内心,不以深心智慧观察世间,又怎会有开悟见道的可能。还有一类急于求成的修学人,修学没多久,常抱怨自己天天那么的努力念佛诵经,为什么总是那么多杂念,总是没有感应。完全不知自己无量劫来的贪嗔痴习气有多重,不知宿世业障有多重,只是一味抱怨杂念多没感应,乃至因此而退失初

5、心。修学上既没有忏悔自己往世的业障,改往修来,又没有淡泊对世间名利、感情、财富追求的心态,更没有消减自己的贪嗔痴心理,却想求念佛诵经时没有杂念,这哪里能做得到呢。这些都是一没有正知见,二没有长远发心所带来的偏差。学佛一•定要建立出离心,同时也一定耍建立长远发心。耍有恒心与毅力打持久战,因为我们无量劫来的业障心垢实在太重太重,不是短时问内清除得净的,要努力使自己的心从恶的转向善的,从有求的转向无求的,从感情的转向理性的,从贪恋红尘的转向淡泊人生的,这样一步一步的走来,才有成功的希望。如果一心贪图短时间就能成就,而不注意从内心上转化自己,那只会有误入歧途的份。二、错认无执、放纵

6、言行从近两年与学佛同修的接触中,这一类现象颇有市场。有些同修,一天到晚就是口里挂着“不若相”“不执着”“无住”为借口,放任自己的言行,处处都在做那些着相、执迷的事情。本来,佛告诉我们要不着相,不执着,正是耍我们看破世间法的虚妄性,远离对世问法的贪执,远离身口意的散乱,把身口意紧紧系于正见正行中,而这些人,由于宿世业障习气作怪,忍受不了安静寂寞,于是喜欢在大众中(或在瞬里)胡思乱想、嘻笑玩乐,吃喝戏闹,以此来营造“快乐”气氛,完全忘记了口己是学佛修行的人。一旦劝阻他们慎防身口意业时,他们就会说那么着相,那么执着干什么,要“无住”啊,该找乐趣的时候还是耍找乐趣的啊,不要那么教条

7、,要快乐学佛啊,其实这正是在修持上被称为“掉举”的障碍。他们把“不着相”、“不执着”的含义完全弄错了。由于有了对“不执着”“不着相”的错误解读,这也就难怪在许多的学佛群里,会发现一些初学者,热衷于发一些无聊的笑话和图片了,完全不知自己的一念一行一言,都在造业,这诚如《地藏菩萨本愿经》里所说的:“阎浮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脱获善利,或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这些人,二六时中,除了睡觉,就是让自己的身口意都处于散乱造业之中,这与学佛的要求又怎会相应呢,世俗间有一句话:“洒肉穿肠过,佛祖心屮留”就是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