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法

浅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法

ID:45935057

大小:6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法_第1页
浅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法_第2页
浅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法_第3页
浅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法_第4页
浅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法华容县胜峰乡胜峰中学刘娴芳联系电话:13762044580“万事开头难”,导入语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本文中通过理论的分析和实践的结合,重点阐述了笔者在实践中如何设计新课导入,实施课堂教学的。关键词:导入设疑创境激情故事复习穿插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是为了引导、启发、激励学生

2、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所运用的语言,是教师教学能力具体体现。好的导语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在上课的短短几分钟便把注意力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导入得好,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用怎样的方法导入为好呢?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所尝试运用的一些导入法:设疑导入法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南

3、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思考,然后带着疑问进入新课。这种方法一般是从文章的题目上做文章,分析标题含义,引起学习兴趣。如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从漫谈一些城市的美称入手,先在副板书的位置上写上“城市的美称”几个字,然后说:“我国不少城市都有自己的美称,例如我们浏阳可以叫花炮城,上海可叫不夜城,广州可叫羊城,南昌可叫英雄城……那么苏州叫什么城?同学们猜猜?”(老

4、师在正板书位置上写“苏州”二字)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响亮回答:“园林城!”于是,老师顺势在“苏州”二字后面写上“园林”二字。这样,引导学生在感受新知识的乐趣中导入新课,话语不多,却使学生心里豁然开朗,兴趣盎然,增加了学习新课的驱动力,急于了解苏州的园林的特色。二、创设情境法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愤”、“炸”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开场时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幻灯、录音、录象制造一个美妙情景,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急切感,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

5、。如教学《沁园春.雪》时,首先用幻灯或录象打出一幅气势磅礴的莽莽北国雪景图,让学生从视觉、知觉、感觉等多角度进入情景,感受雪景带给人的辽远的意境。撤去画片,让学生闭目、静思、凝神,然后播放上阕的磁带录音,学生通过文字构筑图画,使原先留在脑际的图象得到充实和深化,让学生进入诗中描绘的意境。最后导入:1936年冬天,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延安看到了这幅雪景,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沁园春•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世纪伟人是如何描写雪景?怎样抒发情怀,评古论今的?三、渲染激情法课堂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

6、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有助于思泉喷涌,而郁郁寡欢、万马齐暗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因此,教师导入时要象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良好基础。这是一种运用形象生动,情感激昂的语言开讲,创造适宜的环境气氛,引发学生相应的情感,进而吸引学生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抒情性文章的教学。例如,在教《古诗八首》时可这样导入:(播放古典音乐)“诗,像种子一样,有一股顽强的爆发力,好的诗歌破土而出以后,它的芳香会和民族精神融合,长久地滋

7、润大地;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古诗八首,有的已距今九百年,有的距今约一千五百年,然而,诵读、咀嚼仍可品味到其中的芳香。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在教学《秋魂》这篇文章时是这样导入的:“一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是一幅画,一首歌。有手法细腻的工笔画,也有淋漓酣畅的泼墨;有温柔的江南小调,也有粗犷的塞北民歌。不论缺了哪一季,都是一个遗憾。你们喜欢那个季节?秋在你的头脑中留下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教学《春》、《济南的冬天》等一类写景抒情的课文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虚拟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从而变抽象的文字

8、叙述为优美的诗意的画境,它带给了学生在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极大享受。这一感官上的享受,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散文语言文字的优美。学生都爱听故事,在新课之前讲一个小故事,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以此法导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入境极快。例如,在教学《从三到万》可这样导入:从前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