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后30%学困生的教育转化

浅谈农村初中后30%学困生的教育转化

ID:45935458

大小:7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农村初中后30%学困生的教育转化_第1页
浅谈农村初中后30%学困生的教育转化_第2页
浅谈农村初中后30%学困生的教育转化_第3页
浅谈农村初中后30%学困生的教育转化_第4页
浅谈农村初中后30%学困生的教育转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初中后30%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初中后30%学困生的教育转化【摘要】农村初屮后30%学困生的教冇转化对于提高农村初屮办学效能,满足农村对优质教育的追求,实现均衡教育,落实课改理念,意义重大。农村初屮后30%注怵

2、牛比例居高不下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学牛学习情况调查》的统计数据和学困牛•的学习现状,分析造成农村初中后30%学困生的内外因索,从学校管理、教师、学生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提出后30%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策略,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转化效果。关键词:示30%学困生内外因理论基础教冇转化学I木I牛,是指在学

3、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确切地说是学生的智1力水平正常、生理并无缺陷,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级学牛,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无论在哪个学校哪个班级,学困生都普遍存在,只不过程度不同、人数多少不同而已。后30%学困生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对■所辖区域内同年级学生学业成绩按总分或单科排序排在后30%学习

4、木

5、难学生,各校(或班)该部分学生数占同年级该校(或班)学生数的比例和占辖区内麻30%学困生总数的比例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校(或班)对学闲牛教育转化工作是否重视。一、农村初中后30%学困生教育转化的重

6、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耍》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纶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纶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纶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据全国少工委统计,我国现有3亿多学牛中,学困牛已达到5000万人,平均每6个学主屮就有一个学闲主,且人部分集中在农村,下表是黄岩区2010学年笫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总分后30%学牛统计数据:从表1可以看出:在农村初中,后30%学困生在全体学生中所占的比例要明显大大高于城市初中口比

7、例还在扩大。学困生的大量存在,对家庭安定、社会稳定构成较大威胁,也对国家未來的发展留卜•隐患。农村初中后30%学

8、木I牛的教育转化是教学过程小不可缺少、当务之急的重要工作,対于提高农村初中办学效能,满足农村対优质教育的追求,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均衡教育,落实课改理念,意义重大。二、农村初中后30%学困生比例较高原因1、内因表2是我校教务处对木校部分学生学习基木情况问卷调査统计得到的部分数据:从表2发现:农村初屮学生屮没有预习和复习习惯、作业遇到困难不请教、没有学习计划的比例较高,表明不少学生的学习

9、能力较弱、学习习惯较差;从七年级到八年级的各项数据比较来看,冇预习复习习惯的学生比例在减少,而遇到困难题目参考同学作业或放弃的比例在增加,表明学牛的学习状况随年级增长呈下滑趋势。多数学困生长期以來没有明确的学习冃标和良好学习习惯,加上没有好的口控力,学习上主动性较差,“假学”现彖严重。课堂上不翻书、不动笔、不动脑,即使教师要求做练习,也只是装装样了。除20%左右的优秀生外,其他80%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抄作业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假学”后,学习上仍没有成效,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多次的失败造成了学牛

10、心理上占卑,最终放弃学习。2、外因1)教师教学水平、课堂有效性低,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慕认为:儿童出现问题的大部分原因在于教育,教育不当是致使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消失而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农村初屮学生的水平相羌较人,这需要我们教师能够根据每个学牛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现阶段不少农村教师没能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于教学,新课程理念说说都知道,在教学中还是沿袭传统的45分钟里满堂灌,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口主思维完全被教师“一手包办”,看起来教师兢兢业业,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其中的冇效性又怎样呢?

11、教师的教其实成了“假教”。2)家庭、社会对学生学习动力、学习习惯造成彩响农村初中至少有四类家庭对子女学习产住影响:第一类是单亲离异或再婚家庭,孩子受父母离界影响,感到没有安全感;第二类是农村低收入家庭,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第三类是部分学历低而经济收入高的家庭,家长认为学习不好照样赚大钱;笫四类是外來农民工家庭,家长工作不稳定,学习与生活环境经常改变H•较差等。黄岩是塑料、模具、羊毛衫之乡,区域经济发达,大都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最低,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只要脑子活肯吃苦每月也能有较高

12、收入其至占己当老板,有一些人学住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很多学牛:和家长认为读书无用。3)择校引起的教育失衡城区学校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无论在教学锁件上还是在师资的配备上都明显优于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也冇明显优势,吸引农村初屮学区优质生源的人最择校。三、学困生教育转化的理论基础1、苏崔姆林斯基认为学习I木I难学生的智力是正常的,而学力有障碍,促使学困牛•学习的最主要动力是对教师的尊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对知识的兴趣和求知的渴望。2、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指出:传统观念认为只有少数人能够学好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