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代李时勉的教育理念

试论明代李时勉的教育理念

ID:45940747

大小:6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试论明代李时勉的教育理念_第1页
试论明代李时勉的教育理念_第2页
试论明代李时勉的教育理念_第3页
试论明代李时勉的教育理念_第4页
试论明代李时勉的教育理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明代李时勉的教育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明代李时勉的教育理念【摘要】李时勉,明代著名政治家,学者和教育家。冇着刚正耿直思想个性的李时勉在其一生最重要也最引以为豪的教育管理事业上敢于有所作为,作为著名教育家,其许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于今天仍极具借鉴和指导意义。【关键词】李时勉;教育理念李时勉(1374—1450),明代著名政治家,学者和教育家,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江西安福(今枫M镇新屋场)人。在政治领域,李时勉少时即负有大志,“性刚鳗,慨然以天下为己任。”[1JP4421因此,他勤学苫读,博览群书,并于永乐二年(1404),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就学文渊阁。先后担任了刑部主事、

2、翰林侍讲、侍读学子、掌院学上兼经筵官(负责为皇帝讲课)等职。正统六年(1441),擢北京国子监祭酒。一生经历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七朝。在学术方面,李时勉先后参与了《太祖实录》、《成祖实录》、《宣宗实录》等朝廷重要史书的编纂工作,并著有《古廉文集》十一卷留予后世。在教育领域,李时勉曾担任国子祭酒六年之久,培养了大批学生。此外,晚年他以老疾退养,辞归故里,在安福邑西三十里的梅薯之地隐居,也不放弃授徒教学,为庐陵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景泰元年(1450)四月,李时勉病卒于家乡,时年七十七岁,谥号“忠文从庐陵大地走出去的李时勉深受家

3、乡前贤的影响,为人刚正耿直,敢于直言规谏,多次犯颜直谏,触忤君主。永乐十九年(1421)夏四月,奉天、文华、谨身三殿发生火灾。明成祖下诏求直言,翰林院侍读李时勉对时政提出十五条意见,极力反对反对迁都及郑和下西洋等方面,“忤上意”。[2JP747随即便因人进馋下狱。洪熙元年(1425)五月,李时勉上书仁宗。“疏入,上甚怒。乃下锦衣卫狱「《明史?李时勉传》曰:“仁宗大渐,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J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11P4422宣德年间,李时勉又一次以改建国学不附庸权贵王振而为英所拘陷。由此而先后三次下狱,廷杖,贬官,革职,甚或奔赴刑

4、场,几近于死,但终其一生,劲直之节,始终如一。因此,后人对李时勉的政治关注其多,事实上,李时勉还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有着刚正耿直思想个性的李时勉在其一生最重要也最引以为豪的教育管理事业上也敢于有所作为,作为著名教育家,英许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于今天仍极具借鉴和指导意义。一、勤于治校,关心学生李时勉管理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仅六年而已,正统六至十二年(1441-1447),但于六年间却成绩斐然,勤于治校,关心学生,“以直节重望为士类所依归”[1]P4424,使得当时人才辈出。《古廉文集?提要》中说“其在国学,以道义砥砺诸生,人才蔚起

5、,与南京祭酒陈敬宗,号南陈北李。而时尤为人望所归,明以来司成均者,莫能先也”。[2JP659李时勉到任后,整顿国子监,革除弊病,关爱照顾监生像子女一样。据当时国子监生彭时回忆说:"A是灯光达口,书声不绝,学者感激相劝焉。先生多宿厢房,每隔三五夜必召予同乡二三人侍坐谈话,先生端坐俨然,或说乡曲旧事,或论诗文,言简而确,婉而有味,听者忘倦,每至更深乃已。”[3JP1582更为可贵的是,李时勉尤以直节为人望所归,成为有明一代首屈一指的祭酒。二、崇教兴校,昼夜展力作为教育家的李时勉在对学校教育的作用以及学子们的治学方法甚至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等内容,都作

6、出了口C鞭辟入里的阐述,且永远留予后人享用。对于学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李时勉认为学校是“风化之原”,是国家政治的根本所在。他说:“三纲五常的道义因学校教育而明晰于天下,《诗》、《书》、《礼》、《乐》的知识也是由学校教育而遍行于大众,而且风俗也会随教育而改变,人才也因教育而辈出”。作为学校教育“首善之地”的太学,尤为重要。当时,太学地处卑下,设施简陋,与国学名称极不相应,也不能适应教学之需要。李时勉即奏请皇上,太学宜改建于高爽之地,但由于得罪过司礼太监王振而未能如愿,只允许旧地改建翻新。为此,李时勉精勤不懈,昼夜展力。终于“未三月而庙堂廊庇,巍然焕然坚

7、壮完固”,而且“师生之所,祀事之需,教养之具,莫不悉备。”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除此Z外,李时勉也不是轻视地方官学,反Z,在他看來,太学是国家的成才库,而郡学和县学是造就成才的本源,离开本源,成才库就会枯竭,没有郡县学输送的大批成才,太学也就难以出更多的贤能文学之士。可见,他已经自觉地把屮央太学教育与地方基础教育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他也极为关切地方教育的发展,其至于告假回乡,也不忘抽空视察当地教育。对于地方官吏兴学校、崇教化的义举,一一乐为表记,予以褒扬;而对于不关心学校建设、忽视教化的守令及其现象,则当面予以批评,以此来推动地方基础教育的发掌

8、。三、端正学风,强调德行关于治学方法,李时勉则以“格、致、诚、正”四字予以概括。所谓“格、致、诚、正”,即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