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3课《都市繁华与市井文化的兴起》word教案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3课《都市繁华与市井文化的兴起》word教案

ID:45941904

大小:5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19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3课《都市繁华与市井文化的兴起》word教案_第1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3课《都市繁华与市井文化的兴起》word教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3课《都市繁华与市井文化的兴起》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单元第七单元、多民族政权并立与两宋社会变化课时计划:1课题第33课、都市繁华与市井文化的兴起教学内容都市生活和市井文化、宋词的流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过程与方法: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宋朝的文学、艺术成就。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教学难点:了解宋朝的文学、艺术成就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课件教学过程批注(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宋代人的都市生活和文化娱乐是怎样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二)讲授新课一、都市生活和市井

2、文化问: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吗?(1)宋代城市已打破居民区和商业区的界限,城市商业活动也突破了昼夜的限制,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和早市。(2)北宋都城东京人口最多时达百万以上,城中商业店铺林立,最繁华的商业区昼夜经营(3)宋代饮食业非常发达,饮酒、饮茶成为普遍得到社会风气。城市服务行业也迅速发展,分工细致。(4)瓦子的出现读史料:材料:什么叫“瓦舍”呢?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读材料,学生抢答瓦子的基本情况。城市中出现了大型的休闲娱乐场所是

3、瓦子。这里面有一块比较固定的演出场所,称为“勾栏”。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二、宋词的流行1.特点:句式有长有短,语言通俗浅近,题材贴近生活,更适合自由抒发个人情感2.背景:随着北宋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词日益流行起来。3.代表词人苏轼:多才多艺(烹饪、宋词、书法)的苏轼开创词的豪放风格,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对后世影响很大。李清照(公元1084~约1151):生活于两宋之交,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历城)人。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

4、赵明诚病逝,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代表作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评价:宋词的流行是北宋社会安定和都市繁华的产物,既适应了平民大众的世俗文化需求,也反映了宽松的社会氛围下文人士大夫对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继唐诗之后的又一座丰碑。三、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板

5、书设计:两分钟安全教育:在家注意用电、用煤、用火等安全,注意门窗通风。课间不要追逐打闹,文明休息,礼貌让行。安全顺口溜牢记心中。上下楼梯靠右行,放学排队就餐注意安全,不要拥挤在放学、上学的路上,特别注意交通安全。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