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晶日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经验

谢晶日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经验

ID:45943267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谢晶日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经验_第1页
谢晶日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经验_第2页
谢晶日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经验_第3页
谢晶日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经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谢晶日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谢晶日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经验关键词:病因病机;疏肝健脾;肝郁脾虚中图分类号:57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6-0003-02谢晶日教授多年临床经验本着“治病求本”的理念,其“本”主要是指疾病病因病机的根本,从而总结治疗求本。从此出发,笔者在跟师临床学习期间,总结恩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经验如下。1病因病机肝硬化腹水归属于祖国医学的“鼓胀病”范畴,历代医家总结出來的肝硬化腹水病因在于酒食不节、情志内伤、虫毒感染或素体虚弱。谢晶日教授认为其屮情志,虫毒、酒食为常见病因,且临床上三者往往同时为因,最易致肝脾受累,肝主疏泄,肝气不舒,疏泄失

2、职,气机不得畅达,则形成肝气郁结的症状;又因“见肝Z病,知肝传脾”,肝郁而乘脾,土壅则木郁,致使气机不利,血运不畅,水失输布,故气、血、水互停于腹中故该病始发。这是与《丹溪心法-鼓胀》对鼓胀病病因病机的阐述相一致的。因此谢师强调该病基本病位在肝脾,根本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即肝郁脾虚。2辨证论治2.1疏肝健脾以治本根据谢师治疗鼓胀病从基本病机肝郁脾虚出发,正如《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肝为罢极之本”,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强调“脾为后夭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阐述的一般,本着“治病求木”的理念,总结归纳基本治则为疏肝健脾法:药物择归经为肝脾经,性味较平和之品;组方

3、选择相互作用可达到疏肝健脾作用的配伍。故谢师善用柴胡,取其为肝经的引经药,并作为君药以疏肝解郁,且常配以郁金、佛手、苏子、陈皮等疏肝理气Z品;善用黄罠为臣,主要取其归经入脾经之效,同时合以白术,太子参,山药,白扁豆,慧及仁等以健脾益气。故可见谢师疏肝之法,重在以理气疏肝之法为主,健脾之法意在健脾益气为源。诸药相互配伍,可使肝气得疏,肝血得运,肝脉得畅,脾气得健,脾湿得运,遂木达土运,以治其木。2.2活血化瘀,利水消胀以治标谢师认为肝硬化腹水,伴随或继发出现的门静脉高压为肝脾气机不利口久,血运失调,血运不畅易成瘀,阻滞脉道,进而加重累及津水分布,延及肾脏,故见气滞,水停,血

4、瘀三者错杂为患之症。故谢师认为此时应加用活血化瘀,利水消胀治法:选药善用川茸与当归配伍用药,可达活血化瘀之功,且可助柴胡疏理肝气,可助黄罠利水消胀,同时可酌情用以丹参、桃仁、红花、三七等活血化瘀Z品共达疏调肝血之功,助益本虚;用大腹皮,泽泻,茯苓,五加皮等化瘀利水之品共达标本同治之效。谢晶日导师在治疗该病用药时,认为活血利水之甜均冇伤正之嫌,所以易屮病即止,不易久用。故谢师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时,重在“标木兼治,治病求木,中病即止”的原则:采用疏肝健脾为主,依据病情辅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胀法。3病例分析李某,男,65岁,因“腹部胀大反复发作1年,加重2天”,来门诊就诊。患者自诉

5、乙型肝炎病史10年,1年前因腹部胀大,到某院进行系统的诊治,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给予保肝降酶,利尿消肿等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5日前患者因劳累后,再次出现腹部胀大,自行服用利尿药未见缓解,遂于2013年10月21日为寻求中医中药治疗来谢老师门诊就诊。患者现腹部胀大,胸闷纳呆,偶有胁肋部胀痛,乏力倦怠严重,小便短少,大便易澹,下肢可见轻度浮肿,舌质紫暗,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弦。查体:肝掌(+),面部散在蜘蛛痣,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1、牛化:ALT98u/1,AST72u/1,GGT80u/1,HBV-DNA:3.68E+05;2、

6、彩超:中量腹水,胆囊炎受累改变,脾大(厚度5.6cm,大20cm,脾静脉1.3cm);3、血常规WBC1.58,PLT34;4、凝血功能1.61PTR1.30,PT-INR1.29,APTT37.9,FIB1.95。诊断:中医诊断:鼓胀病-肝郁脾虚证;西医诊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处置:1、建议住院治疗,但患者拒绝入院治疗。遂给予屮药汤剂门诊巩固治疗。2、治法:疏肝健脾,利水消胀,给予中药汤剂如下:柴胡15g,黄罠30g,焦术20g,慧攻仁30g,茯苓15g,大腹皮15g,五加皮15g,枳实20g,苍术20g,佛手20g,丹参15g,当归20g,砂仁15g,紫苏子1

7、5g,甘草1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300毫升分早晚温服。方解:患者因“腹部胀大反复发作1年,加重2天。”辨证论治诊断为鼓胀病-肝郁脾虚证,遂给予疏肝健脾,利水消胀。柴胡,为君药以疏肝解郁,配以黄罠焦术益气健脾以扶正,以利水消胀大腹皮,五加皮为臣药;佐以活血理气之品丹参,当归,砂仁,紫苏子等;使药用甘草缓和诸药。二诊患者于2013年10月28日,再次就诊时,腹部胀大减轻,双下肢无浮肿,神疲乏力稍明显,二便正常,余无明显不适感。处置:原方基础上加玄参15g,太子参15g,大腹皮减为10g,14剂,继续巩固治疗。加减:因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