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按照建筑防雷等级现场检查注意事项

浅谈按照建筑防雷等级现场检查注意事项

ID:45946248

大小:7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按照建筑防雷等级现场检查注意事项_第1页
浅谈按照建筑防雷等级现场检查注意事项_第2页
浅谈按照建筑防雷等级现场检查注意事项_第3页
浅谈按照建筑防雷等级现场检查注意事项_第4页
浅谈按照建筑防雷等级现场检查注意事项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按照建筑防雷等级现场检查注意事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按照建筑防雷等级现场检查注意事项摘要:近20年雷电灾害造成我国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说防雷系统对于建筑物具有重要意义,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控制防雷系统的施工质量,来预防雷电灾害,减少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关键词:防雷类别措施施工阶段屮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引言:技术质量月度检查中,发现每个工程项目防雷接地做法及程度都不尽相同,一般先看建筑电气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能从中大概了解该工程防雷接地情况,在以后的检查屮冇所关注,但是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提供建筑电气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是否可以避开这些,从某一点切入,就能很直接了解到工程项目防雷接地的内容呢?设计人员

2、在设计防雷接地时,会根据建筑本身重要性和使用性质以及建筑项目所在地区的气象条件和地质条件,确泄建筑物的防雷类别,再根据防雷类别进行防雷设计。那么知道了防雷等级基木上就能了解工程项目防雷接地的内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4.1.1规定:“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并应采取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木规范第3.0.3条5〜7款所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防闪电感应的措施。”本条规泄可以理解为凡是存放爆炸物品或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电火花而会发生爆炸,致使房屋毁坏和造成人身伤亡者属第一类防雷建筑。应有防直击雷、感

3、应雷和雷电侵入波措施。制造、使用或储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引起巨大破坏或人身申故,或国家级重要建筑物,属第二类防雷建筑。应冇防直击雷和雷电侵入波措施,冇爆炸危险的也应冇防感应雷措施。除第一、二类防雷建筑外,所有的建筑归属第三类防雷建筑。应有防直击雷和雷电侵入波措施。这样先前困扰的问题头绪就出來了,下面來熟悉一下直击雷、雷电入侵、感应雷的防护措施:一、直击雷防护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巨人的雷电流沿着建筑物泄入人地时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建筑物防直击雷措施应釆用避雷针、带、网、引下线、均压环、等电位、接地体。预防直击雷危害,施

4、工过程需要注意下面几点:1、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1)平屋面或坡度不大于1/10的屋面一一檐角、女儿墙、屋檐。(2)坡度大于1/10且小于1/2的屋面一一屋角、屋脊、檐如、屋檐。(3)坡度不小于1/2的屋面一一屋角、屋脊、檐角。2、引下线的设置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2mo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250)。3、均压环的设置均压环是高层建筑物为防侧击雷而设计的环绕

5、建筑物周边的水平避雷带。在建筑设计屮当高度超过滚球半径时(一类30米,二类45米,三类60米),每隔6米设一均压环。4、避雷带或避雷网避雷网是指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网作为雷电保护的方法(必要时还可以辅助避雷网,也叫做暗装避雷网)。重要建筑物采用5*5m的密网格,一般建筑物用20*20in的网格即可。避雷网又分明网和暗网,其网格越密可靠性越好。屋顶上的烟囱、混凝土女儿墙、排气楼、天窗及建筑装饰等突出于屋顶上部的结构物和其他突出部分,都可装设短避雷针保护,或暗装防护线,并连接到就近避雷带或避雷网上。対金属旗杆、金属烟囱、钢爬梯、风帽、透气管等必须与就近的避雷带、避雷网焊成•体

6、做接闪装置。做法是首先在屋脊、屋檐等到顶的突出边缘部分装设避雷带主网,再在主网上加搭辅助网。二、雷电波侵入是指由于架空线路或金屈管道对雷电的传导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预防雷电波的侵入,施工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儿点:1、进户端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接地装置相连。2、当架空线转换为电缆时,应在连接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人于30Q。3、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设置避雷器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

7、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三、雷电感应的产生: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从而损害设备。预防雷电感危害,施工过程应需注意: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2、现场浇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3、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