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放射性肺炎临床诊治研究

浅谈放射性肺炎临床诊治研究

ID:45949764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放射性肺炎临床诊治研究_第1页
浅谈放射性肺炎临床诊治研究_第2页
浅谈放射性肺炎临床诊治研究_第3页
浅谈放射性肺炎临床诊治研究_第4页
浅谈放射性肺炎临床诊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放射性肺炎临床诊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放射性肺炎临床诊治研究【摘要】全文综述近年來国内外有关放射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进行一一-论述。【关键词】放射性肺炎;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疗【中图分类号】R259.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003-01放射性肺炎是肺组织接受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示多导致的急性炎性反应,目前对该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不多,缺乏严格的诊断标准,治疗多数为对症处理、长期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等。停止放射治疗后多数病人可以缓慢恢复,也有部分病人逐步发展成放射性肺纤维化,严重者会导致病人呼吸衰竭而死亡。木文就放射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等

2、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发病原因放射性肺炎发病原因明确,都是由于肺组织接受了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所引起,电离辐射源包括核意外等,但通常都是由于胸部肿瘤如肺癌、食管癌、淋巴癌、胸腺瘤以及乳腺癌等接受放射治疗时一定体积的正常肺组织受到一定剂量照射后产生。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一定的剂量体积效应,必须有一定休积的肺组织接受了一定剂量的照射才会发生放射性肺炎。正常人单次全肺照射产生放射性肺炎的阈值剂量是7Gy,照射剂量8.2Gy会有5%的人产生放射性肺炎,如果剂量增加加到9.3Gy,则会有50%的病人产生放射性肺损伤,增加到llGyz则会有90%的病人发生放射性肺损伤。2发病机制放射性

3、肺损伤不仅仅是单一因素损伤的结果,而且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共同存在,相互影响,综合调控的复杂过程,即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具有多元性。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关于其发病机理产生了多种学说。2.1细胞因子学说可能导致纤维化的细胞生长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a(TNFa)、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0(FGFB)、转化生长因子B(TGFB)、表皮生长因子(EGF)、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巨噬细胞生长因子(MFGF)和纤维连接素(fibronection)[l]o冇人认为,放射性肺纤维化冇一个前炎症因子和前纤维化因子链锁反应过程,这些因子刺激成

4、纤维细胞增生,促进胶原基因启动,从而形成纤维化[2]。TGF-B是目前公认与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介导因子。2.2肺II型上皮细胞损伤学说肺II型上皮细胞是肺组织细胞屮对射线最敏感的细胞之一,它在肺受放射后最早出现形态学变化,并在放射后6个月内持续存在损伤变化。放射后肺II型上皮细胞的异常变化,可能使其分泌的前列腺索E2水平降低,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减少,从而使成纤维细胞增生⑷。2.3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学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是放射性肺损伤最重要的靶细胞之一。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变化主要是血管内皮细胞空泡化,以致阻塞管腔,细胞破裂、脱落,造成毛细血管的栓塞。血管内皮细

5、胞能合成前列腺素-2(PGI-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浆素源激活因子(PLA)等,照射后PGI-2、PLA和ACE降低,能直接削弱纤溶能力。2.4自由基与放射性肺损伤吞噬细胞受炎性分泌物刺激后产生的过量自由基,是导致肺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和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的重耍原因。2.5基因学说在致病基因研究中,目前已有实验[2]证实,小鼠17号染色体上MIIC区域的一个基因位点与放射性肺损伤有关。关于人类是否存在相关敏感基因尚未见报道,但冇研究发现,肺移植后肺纤维化的发生与TGF-B前导肽的基因多型性有关。3放射性肺炎的治疗3.1糖皮质激索治①急性期:泼尼松40-60mg/

6、d口服或lmg/kg/d,症状改善后逐渐减量10-15mg/d,总疗程3-8周;②重症:甲泼尼松龙40-160mg/d静滴症状缓解后逐渐量改为口服甲泼尼松龙或泼尼松。急速对放射性肺纤维化(慢性放射性肺损伤)效果差。3.2对症支持治疗2.2.1吸氧祛痰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对缺氧和呼吸困难的对症处理。3.2.2抗生素的应用放射性肺炎是一种淋巴细胞性肺泡炎,其病因不是细菌感染。在没有合并感染时,抗生素的应用仅仅是作为预防用药。当合并细菌感染时,可以根据细菌的种类和约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3.2.3氨磷汀冇机硫代磷酸、放疗时肺的保护剂。它可使实验组小鼠照射后血

7、浆TGF-B1水平显著降低。3.2.4干扰素:是一个多肽分子家族,目前研究,IFN-B、IFN-r有抗纤维化作用。対此药的临床研究仍在深入。3.2.5基因治疗:RABBANI指出,TGF-P1受体II基因的重组人腺病毒的载体可以显著减少放射性肺病的发生。4小结与展望近年来対VAP的药物防治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①电离辐射所引起是放射性肺炎普遍公认的病因,但目前尚无公认的明确药物对症治疗,现有的药物及其它治疗都散而不规律,这临床合理用药带来了不便。②现有的临床研究只是初步的临床观察,缺乏设计合理的大样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