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

浅谈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

ID:45951014

大小: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_第1页
浅谈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_第2页
浅谈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_第3页
浅谈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作者:江淑聘作者单位:广州中医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广东广州【摘要】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急诊科护士在口常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防护措施,使其职业暴霜的发生机率降至最低水平。【关键词】急诊护士;职业防护TheOccupationalSafetyMeasuresofEmergencyNursesJIANGShupin(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Guangzho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405,Ch

2、ina)Abstract:Tostudyhowtostrongthenandimprovetheoccupationalsafetymeasuresofemergencynursesineverydayworkaccordingtothespecialityoftheemergencywork,thentheoccupationalexposureratecanbereducedtothelowestlevel.Keywords:emergencynurses;occupationalsafetymeasures急诊护士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

3、定了急诊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Z屮,如何加强和改进急诊科护士日常工作屮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本文就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问题作一探讨。1职业风险因素分析1.1零距离与各种感染病人接触急诊护士多在未明确有无潜在传染前即投入对患者的抢救和处置中,而且交通事故、自杀、他杀、暴力等恶性事件的抢救工作,在时间上不允许护士先进行自我保护,而加大感染机率。在观察、抢救工作中,静脉输液、气管插管、气道护理、采集血标本、伤口包扎、尸体料理等都使护士频繁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这些均使急诊护士极易被感染疾病,不仅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疾病传染的媒介。其

4、中乙肝、丙肝、艾滋病是最危险的感染性疾病[1]。1.2锐器及针刺伤急诊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到针头、刀片、玻璃瓶、缝针等锐利器械,容易被刺伤而出血,因此护士是医院锐器伤发牛率最高的职业群体[2]。而针刺伤传播职业、血液性传染危险性远远犬于其他途径。目前已证实冇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触传播,而且被刺伤后大多数操作者只是简单冲洗伤II后带伤继续接触污染物,更增加了感染的机会。1・3化学因素医院是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随处可见,护士每犬在工作中接触大量的化学消毒剂,其中以甲醛、戊二醛等为多见。戊二醛是一种冷消毒剂,具有挥发性

5、及刺激性,长期接触含有较高浓度的戊二醛的空气,能引起眼伤、头痛、咽部不适、流感样症状等;甲醛主要以呼吸道吸入而引起各种损害,同时能使细胞突变、致癌、致畸,也是职业性皮炎最常见的原因。1.4各种毒性垃圾水银:来自于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用品,是医院常见口易被忽视的毒性垃圾,具有一定的神经和肾毒,它主要通过汞蒸发从呼吸道或皮肤直接接触而引起头痛、头晕、VI腔炎等不适[3]。1.5负重、运动性危害急诊护士在班多数时间是站立工作,如院前现场急救常需弯腰、下蹲,危重病人搬动、更换床单等要使用很大的力气,长此以往,容易出现颈、背、腰疼痛,静脉曲张等,其屮部分护

6、士被诊断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疾病。1.6社会心理压力我国护士几乎全部为女性。作为急诊的女护士,既要担负起照顾家庭的多重任务,生理上要经历经期、孕期、哺乳期,工作屮还要随时面对患者病重、意外伤害、以及死亡,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工作量大,加上长期“三班倒”,生物钟紊乱,心理压力增强,容易引起身心疾病,如身心耗竭综合征,工作疲惫感,焦虑等。2预防措施2.1捉高防护意识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护理人员应改变观念,口己从思想上重视,使护士真正体会到工作中各种危害的存在,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危害。不断学习,增强自我防护的知识,丰富

7、自C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各种疾病的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知识和各种药物的毒副反应、给药途径及排泄途径,制定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口觉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及口我防护操作程序,保证护理职业安全。2.2防止交叉感染2.2.1提倡戴手套及规范洗手方法急诊科护士在进行有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时的护理操作时应戴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必须接触时应戴双层手;洗手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Z-0接触任何病人后严格按七步洗手法用流动水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1分钟,特别是被血液和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洗手,脱去手套后还应洗手。1.2.2加强空气消毒加强

8、室内空气流通,使空气净化机定吋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采用湿式扫床,尽量减少灰尘飞扬[4]。每天用紫外线灯消毒1小时,降低空气中细菌密度,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