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教材加工策略

浅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教材加工策略

ID:45956959

大小:6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教材加工策略_第1页
浅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教材加工策略_第2页
浅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教材加工策略_第3页
浅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教材加工策略_第4页
浅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教材加工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教材加工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教材加工策略【摘要】本文通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案例,阐述如何进行教材的再加工,实现有效教学。【关键词】小学教育有效教学教材加工【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55-02课堂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追求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是起点也是基点。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再加工,将简单、静态、结果性的文本材料

2、,设计成为丰富、生动、过程化的教学内容,成为有活力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再创造”活动中,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在这样的加工和开发过程中,如何努力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创建出有效、高质的数学课堂呢?下文试以两个教学案例的简介和反思,来作一些策略性探讨。案例1: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一、认识“几分之一”1•设疑引入师:在三年3班有这么四个家庭,分别有2个、3个、4个、5个孩子。有一天,他们的妈妈分别到街上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饼,准备平均分给自己的孩

3、子吃。要求每家的每个孩子都只能吃其中的一份,这四个一份相同吗?有何不同?(岀示图)生:大小不同。师:哪一份最大?它正好是多少个饼呢?(半个)第二家的还能叫半个饼吗?那第三家、第四家呢?怎样才能说得清楚呢?2.学生分组讨论再汇报交流。(1).交流师:引导学生先看的图,这一份可以怎么说?(三分之一)师:为什么可以叫三分之一?(平均分之后,三份中的一份就是三分之一。)师:三分之一可以这样写:⑵.依次教学、、2.扩展师:如果把这个饼平均分成六份、七份,那么其中的一份可以怎么表示?师:对,把一个饼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几分之一来

4、表示。二、理解“谁的几分之一”1.在我们三年(3)班还有这么两个家庭,每家各有3个孩子,第一家买了一个饼平均分给3个孩子,第二家也买了一个饼平均分给3个孩子,哪家的孩子吃得多呢?学生:一样多师:肯定一样多吗?2.出示图3.追问还是一样多吗?为什么?师:虽然他们吃得都是一个饼的,但是一家吃的是小饼的,而另一家吃的是大饼的。所以,要知道哪家的孩子吃得多,一定要看清是谁的。反思:记得我以前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在课的开始先是4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2块;2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1块;1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半块。这里的半块还能用2

5、、1这样的数来表示吗?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学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后,就要学生完整叙述“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学了这块月饼的四分之一后,学生又紧跟着叙述“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通过折纸得到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学生又要完整叙述。出现一个分数完整说一遍,学生说得累,说到最后,还有一部分学生说成“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四分之一”。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并不到位,尽管每一次叙述时都会说到“它的”两个字,但是学生对“它的”两个字并未真正理解,也没有感受到“它的”两个字的重要性。而以上这个教学片断

6、,正是紧紧围绕学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来描述分数的。先看引入分数的情境,就是一种有利于学生自己创造出“几分之一”的表达方式。每家的孩子都可以吃一份,但这一份却不相同,如何描述既清楚又简单?平均分之后三份中的一份、四份中的一份…,如此一来,''几分之一”的产生就水到渠成,成了学生们的创造。其次,教师们都很强调“谁的几分之一”,都会不厌其烦地追问:这里的“它的”是什么意思?可是在学生的大脑中没有多少印象,心里也没啥感觉。而在以上的片断2中,起先学生们都一致认为“每家的孩子吃得一样多”,当教师拿岀完全不同的两个饼之后,学生

7、们才大跌眼镜一一“原来我们全都想错了”。因此,理解“谁的几分之一”的重要性就牢记在心了,达到了低投入、高产出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案例2:三年级下册《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案例。、提出问题,引出数据分析。岀示三位同年同月出生同学的头像,以及三种生活方式(吃得多,睡得多,不爱动;挑食,爱动,睡眠不足;合理饮食,早睡早起,生活规律。)让学生猜一猜三位同学各是哪一种生活方式?有什么办法?学生提出需要知道一些信息,比如身高、体重等。教师板书:数据分析二、解决问题,体验数据分析。1.出示身高数据进行分析判断(1).认识起始格表

8、示单位较大量的统计图出示身高数据:132厘米、136厘米、137厘米,以及横轴标明人名、纵轴空白的统计图。师:纵轴上你认为一格代表多少就写多少,同桌进行交流,感到有困难。①一格代表5厘米,画不下;一格代表10厘米,数据不是整十数,一格里面无法区别132厘米、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