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技艺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技艺

ID:45959232

大小:6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技艺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技艺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技艺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技艺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技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技艺草塔镇小周科伟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一个优秀的教学导入环节,不但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去。本文从巧设悬念和游戏,讲述故事,联系生活,以旧引新五方面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艺。关键词:导入小学数学技艺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方式是课堂教学开始的重要环节。一节成功的好课,是从新课导入开始的。研究人员表明,如果在新课导入时,就能

2、以有效的方法,唤起学生注意,安定学生情绪,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那么整个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就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耍注重对导入环节的设计,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导入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巧设悬念,吸引注意,迅速集中思维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提问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引导、鼓励和倾听学生提问,创造一个良好的“提问题”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形成勤学善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导入新

3、课时,需要教师创设悬念,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必然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①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1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來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1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是否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考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

4、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1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②如,在教学“认识钟面”时,先出示一只挂钟的彩图,然后提问:“同学们对这只挂钟能提出哪些问题?”“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马上叫开了,纷纷举手:“钟面上有几个数字?”“钟面上有哪儿钟针?”“怎么样看钟上面的吋间”?……不论是有用还是没用,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最后得出几个与木课有关的问题,再让学生进行讨论,解决问题。由于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口己提出来的,所以学生们都很感兴趣。这样,学生在问中学,在学中问,学生提岀问题,积极思考,注意力得到吸引,

5、集中了思维。二、巧设游戏,激活思维,引起主动探究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孩子开发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爱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有机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利用游戏的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和减轻学生的负担,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①如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课前可设计用“凑十法”找朋友的游戏,组织学生在游戏中口由交流、口由活动、口由表达,所带来的会是兴趣、欢乐和自由,并营造了学习氛围和突破了教学难点。②如教学二年级上册“可能性”,在课前可以设计“抛硬币”、“摸球”、“转盘”游戏,以小组合作的

6、方式进行游戏屮学,让学生在玩屮学到数学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屮来,活跃了思维。三、讲述故事,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抓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实际来讲述相关的小故事,以生动、风趣的语吉和饱满的激情描绘出一个生动、曲折的情景,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①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给学生讲述“唐僧分饼的故事”:“……贪吃的猪八戒抢着说要吃这个饼的9/12,孙悟空说要吃这个饼的6/8,沙僧说耍吃这个饼的3/4。同学们可知道谁吃的饼最多?”这无疑会掀起激烈争议的浪潮,教师便趁热打铁,组织引导,逐步导入

7、新课。②如有一教师在讲“相遇问题”时说:今天我先给大家讲一个考教授的故事。小学生一下被吸引住了,因为他们想知道谁考教授?教授被考住了没有?教师接着开始讲: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一次去德国学术访问的时候,一位同车的外国数学家在电车上给他出了个题目,耍求他在下车前答出。这个题目是:甲乙两个人相对而行,距离是100里,甲每小时走6里,乙每小时走4里,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走10里,狗比人走的快,它同甲一起出发,当碰到乙时它就往冋走向甲,碰到甲吋乂折回走向乙,这样在甲和乙之间來回走,那么甲和乙相遇时这条狗走了多少里?教室里很安静,每个同学都在想。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